-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肉桂酸的制备教案
袁晓英 梁敏怡 蔡钦辉
一、实验 目的
1、了解肉桂酸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巩固回流、水蒸气蒸馏等操作。
二、实验原理
Perkin反应:芳香醛和酸酐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类似羟醛缩
合的作用,生成 α, β-不饱和芳香酸的反应。催化剂通常是用相应酸
酐的羧酸钾或钠,有时也可用K CO 或叔胺代替,典型的例子是肉桂酸
2 3
的制备。
肉桂酸
系统命名:3-苯基丙烯酸 属 α, β-不饱和酸
它是生产冠心病药物 “心可安”的重要中间体。其酯类衍生物是配
制香精和食品香料的重要原料。它在农用塑料和感光树脂等精细化工产
品的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产率,本实验按照Kalnin所提出的方法,
用碳酸钾代替Perkin反应中得醋酸钾。
三、文献值
溶解度:克/100ml
名称 分子量 性状 比重 熔点℃沸点℃溶剂
水 醇 醚
苯甲 无色 178-
106.12 1.044 -26 0.3 溶 溶
醛 液体 179
无色
乙酸 138-
102.08 刺激 1.082 -73 水解 水解 溶
酐 140
液体
肉桂 148.16 无色 1.248 133- 300 溶热 2420 易溶
酸 结晶 134 水
四、实验用品:
仪器:三颈烧瓶,回流冷凝管,水蒸气发生装置,温度计及套管,
直行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烧杯,T型管,电炉,石棉网
药品:新蒸馏苯甲醛,新蒸馏醋酐,研细的无水碳酸钾,10%氢氧
化钠溶液,浓盐酸,刚果红试纸
五、实验步骤:
1、缩合
安装回流装置→ 在干燥的100ml 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5ml 苯甲醛
(新蒸馏)、4ml醋酐 (新蒸馏)、2.2g无水碳酸钾 (研细)、少量沸
石→ 缓慢加热至140℃后继续加热回流30min,控制温度在140℃-
-180℃
2、水蒸气蒸馏
反应物冷却,加入10ml温水→ 改搭为水蒸气蒸馏装置,将未反应
的苯甲醛蒸出,直至馏出液无油珠→ 烧瓶冷却,加入10ml 10% 的氢
氧化钠溶液,振摇,使肉桂酸全部溶解→ 抽滤,将滤液转入250ml烧
杯中,冷却至室温→在搅拌下用浓盐酸酸化至刚果红试纸变蓝→于
冰-水浴中冷却后抽滤,用少量水洗涤、抽干、称量。
六、实验装置图
回流装置 水蒸气蒸馏装置
七、注意事项
1、苯甲醛放久了,由于自动氧化而生成较多量的苯甲酸,这不但
影响反应的进行,而且苯甲酸混在产品中不易除干净,将影响产品的质
量。故本反应所需的苯甲醛要事先蒸馏。
2、乙酸酐放久了因吸潮和水解将转变为乙酸,故本实验所需的醋
酐必须在实验前进行重新蒸馏。
3、所用仪器必须是干燥的,因乙酐遇水能水解成乙酸,无水碳酸
钾也应烘干至恒重,否则将会使乙酸酐水解而导致实验产率降低。
4、缩合反应宜缓慢升温,以防苯甲醛氧化。反应开始后,由于逸
出二氧化碳,有泡沫出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会 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碳酸锂及其制备.pdf
- 餐具破损赔偿方案.doc
- 基于DSP与FPGA的PWM整流器控制.pdf
- 基于PLC的自动混配料控制系统.pdf
- 论18世纪的开明专制.pdf
- 定损岗中级试题答案.doc
- 取向硅钢试制工艺浅析.pdf
- 石油炼制乙烯教学设计.pdf
- 日本汽车税制的研究(一).pdf
- 用中温沥青研制电极浸渍沥青.pdf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