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3、分 类 有研究表明,婴儿的大脑一开始就是像成年人一样组织经验的。 分类的操作条件反射法 习惯化去习惯化反应也用来研究婴儿分类。 婴儿最早的分类是知觉性的——基于客体相似的整体性外表或显著的物体部分。到1岁时,更多的分类就成为概念性的——基于共同的功能和行为。第二年(1岁以后),儿童在游戏中的分类更为主动。 * 三、信息加工理论对幼儿期认知发展的研究 1、注意 2、记忆 3、 幼儿的心理理论 4、 幼儿的数学推理 * 1、 注意 与学龄儿童相比,学前儿童对任务的注意时间仍然较短,难以在细节上集中注意,而且注意容易分散。 * 注意的计划性 在儿童早期末,注意变得更有计划性。。但是,当要求判断内容详细的图画是否相同时,学前儿童往往不能进行全面浏览。对于多步骤的复杂任务,他们也几乎不能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 2、记忆 1、三种特殊的儿童记忆现象 2、幼儿的记忆特点 3、幼儿的记忆策略 4、元记忆的概念及其发展特点 * (1)三种特殊的儿童记忆现象 婴儿期记忆缺失 不能回忆3岁之前发生的事情。 遗觉象 当视觉对象撤离后,儿童仍能在好几分钟内保持对象的细节表象。不依视觉背景的不同而消失。 记忆恢复 反映儿童记忆的另一种遗忘曲线。表现为在识记材料后的头几个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潮再慢慢下降的趋势。尤表现于幼儿园小班儿童,并且当材料内容复杂、情调鲜明时更易出现。 * (2) 幼儿记忆的特点——再认和再现 幼儿的再现比他们的再认能力要差得多。2岁时,儿童能再现1、2个项目,4岁时,只能再现3、4个项目。 * 幼儿记忆的特点——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记忆 自传式记忆就是对一种日常生活的记忆,它是人们对那些对自己有意义的生活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需要再现熟悉的、重复的事件。像成年人一样,学前儿童会用脚本(script)进行记忆,脚本是对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事件和发生时间的一般性描述。 * 幼儿记忆的特点—— 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记忆 幼儿最初的脚本是由主要行动的结构组成的。 脚本一旦形成,就可以用来预测将来在相似场合中将会发生的事情。因此,脚本是儿童用以组织和解释重复出现的事件的一种基本方式。 * (3)幼儿的记忆策略(记忆策略的发展P131 学前儿童开始表现出记忆策略。 * 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三种情况P132 产生缺失:如果在记忆过程中,儿童没有使用记忆策略,其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产生记忆策略的能力,而是他们没有主动地产生记忆策略。 中介缺失:如果在记忆过程中,无论是儿童主动产生记忆策略,还是别人教给他们一定的记忆策略,但都没有提高他们的记忆成绩。 利用缺失:新近研究表明,在儿童熟练使用策略前还存在一个过渡阶段。自发使用的策略对记忆没有帮助 或帮助很小。 * 记忆策略的典型发展过程P131 无策略 阶段 策略产生缺失阶段 熟练使用策略 阶段 执行策略的 基本能力 自发的策略 使用 试图引发策略的使用 策略使用对 复述的影响 从缺乏到贫乏 缺乏 无效 —— 从中等到良好 缺乏 有效 积极的 从良好到很好 出现 不必要 积极的 儿童使用记忆策略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 学前基本不会使用记忆策略来帮助记忆。 8岁儿童处于过渡期。 10岁以上儿童基本上能自发运用一定的记忆策略来帮助记忆。 5-15岁是记忆策略增长速度最为明显的时期。 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儿童运用策略的能力。儿童各种记忆策略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 * (4)元记忆的概念及其发展特点(教材P133) 元记忆——弗拉维尔,个体对自己记忆内容的输入、存储、搜索和提取进行处理和监控的能力。 元记忆的成分——包括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调节。 元记忆的发展(教材133) 元记忆知识——对记忆任务的认识,对记忆策略的认识,对记忆主体的认识。 学前儿童往往高估他们的记忆能力,初步认识记忆策略。年龄较大儿童开始认识到组织策略的效用。 研究表明:元记忆知识最早出现在4岁儿童身上。4-12岁儿童在元记忆知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但水平有限。 * * 3、 幼儿的心理理论(教材P140) 随着表征、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儿童开始反思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建构心理理论,或形成一套关于心理活动的理论。这种理解能力经常被叫做元认知,它意味着“对思维的思维。” *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把他人理解为拥有愿望、信念和对世界有独立的解释,并且认识到他人的行为是以上述的心理内容为基础的,那么他就被认为拥有了“心理理论”。 * 心理理论的发展研究 1、心理理论的研究起源 普里马克和伍德鲁夫对黑猩猩是否认识心理的猜测。“意外转移”方法 2、儿童对错误信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part-1.ppt
-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Module-8-Unit-1-I-always-like-birthday-parties课件1.ppt
- 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4-Unit2-Every-family-will-have-a-small-plane课件.ppt
- 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9《Unit-3-Language-in-use》课件.ppt
- 大学物理不确定关系课件.ppt
- 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01-静电场的场强.ppt
- 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1-气体动理论.ppt
- 德志思顾问咨询服务介绍2012.ppt
- 第1章之地球的形态.ppt
- 第1章--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ppt
最近下载
- CNAS-CC02_2013《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2019-2-20第二次修订清稿).pdf VIP
- JJF1376-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pdf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实际问题例5》名师教学设计.doc VIP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xlsx VIP
- 房地产市场的数字化转型.pptx VIP
- 妇联换届宣讲培训.pptx VIP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pptx VIP
- iSecure Center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安装部署手册 V1.7.0(1).pdf VIP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思维导图新版、曲线汇总.pdf VIP
- 动火作业专项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