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两个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调查与思考.docVIP

安徽省两个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调查与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收稿日期] 200820921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促进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健康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07J A790044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 潘 林(1960-,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经济统计。 安徽省两个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调查与思考 潘 林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 [摘要]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满足农村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民消费、投资以及应对 风险上都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文章以银山和兴旺两个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为例,从经济组织形式、内部治理结构和经营方式等方面对两个合作社进行比较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促进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农民;资金互助;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940(20081120020205 Investigation and Thoughts on the Tw o Rural Mutually Financial Cooperatives of Anhui Province PAN Lin (Economic College of A nhui U ni versit y ,Hef ei 230039,Chi na Abstract :Mutually financial cooperative among farmers holds the special posi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meeting the diversity of financial demand ,stimulating farmer ’s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and dealing with various risks.The paper takes the developing practice of Y inshan and Xingwang ’s rural mutually financial cooperatives for instance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two of them f rom the form of economical organization ,the inner management of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etc.,then expands on several thoughts about adv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mutually financial cooperative.K ey w ords :farmers ;mutual finance ;investigation ;thoughts   2008年7-8月,我们选择安徽省霍山、太湖、青阳和明光等县(市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太湖县小池镇“银山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明光市潘村镇“兴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前者已走过20年的曲折历程,其间风风雨雨,曾濒于倒闭,也遭到过多次打压,甚至转入“地下状态”,至今仍无合法身份;后者完全是由农民自发兴办,并由人民银行和当地政府引导规范,经民政部门审批、登记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银山和兴旺两个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对于研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具有标本意义,也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背景资料 (一银山农村资金互助社1.发展历程 “银山农村资金互助社”地处安徽省太湖县小池镇银山村(由原杨埠和海形两村合并而成,前身为杨埠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成立于1988年初,距今已整整20年。其间大体经历了“组建———濒于倒闭———改制———地下状态———规范”等几个关键阶段。 1988年初太湖县民政局拨款2000元作为启动 资金,筹建杨埠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太湖全县同期共有61个行政村相继成立了储金会,其主要目的是 通过储金会吸纳闲散资金,帮助受灾群众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主管单位为县民政局,性质为村集体所有。原始股371股(其中:个人股271股,村集体股100股,每股10元,共吸收资金3710元。储金会实行村管,运行不畅,到1990年底,全部资金只剩800元,濒于倒闭。 1991年村两委和股东会议讨论决定,对储金会实行改制。将村级所有改为股份制企业,村级行政力量正式退出储金会。同时,更换了储金会主要办事人员,推选村民陈方甲(现任理事长担任出纳。1992年储金会采取按银行同期、同档存款

文档评论(0)

9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