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英雄赵云和他的蜀汉悲情
摘 要 罗贯中笔下的赵云,是一个完人形象,是一个“一身是胆”的常胜将军;他忠诚、谨慎、顾全大局,是一个具有非凡本领,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是以往小说未曾出现过的完人英雄形象。然而,从当代人的视角再次审视赵云这一形象,我们可以通过他心系民生的理想信念、安邦定国的为将之材,了解到他确实是一位英雄,但前后期迥异的人生与君臣关系、完美人生之中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喜结局,使得他的一生又蒙上了一层悲情的色彩。
关键词: 赵云 信念 将才 君臣关系 悲喜结局
正文:
赵云,字子龙,冀州常山真定,即今河北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1)。初仕公孙瓒,后随刘备,长坂坡一战奠定英雄猛将的形象,升牙门将军;汉水一役刘备称其“子龙一身都是胆”(2),任虎威将军 ;公元219年被封为“五虎将”之一;公元223年后陆续任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卒于公元229年,追谥为顺平侯。
从他的一生来看,早期受重用之际,赢得英雄美名,入川后平庸数十年,直到刘禅登基后,才升任中护军,做起了禁军头领、兼选拔武官,他文武兼得、忠肝义胆,却不受重用,其英雄无用武之地,造就了他蜀汉集团的传奇和悲情人生。本文就以四方面研究赵云的英雄和蜀汉悲情。
一、 理想信念
1.择明主。俗话说“士择明主而侍,鸟择良木而栖”,纵观三国人物,多少将才谋士选择了不同的集团,有的成立功名,有的却遗憾终生,著名谋士陈宫就是选错集团而抱憾终生,相反,赵云在择主这一问题上,处理的相当不错,他初仕袁绍,却不能从这位当时最具实力的诸侯身上看到匡扶汉室的希望,于是选择了北平太守号称“白马长史”(3)的公孙瓒,但不久也看出了他与袁绍是一路货色,只知道争抢地盘,于是萌生了去意,就在这个时候,改变赵云一生悲喜的刘备出现了,刘备汉室皇亲的身份和“匡扶汉室”的口号打动了年轻的赵云,他觉得真正的福星出现了,而当时的刘备确实是一雄才,曹操就说过“方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可见赵云眼光独特,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象,即便他势力微弱,从古城开始,赵云开始为“匡扶汉室”的刘备卖命,也正式开始他的戎马生涯。而相对别的集团而言,赵云的选择也算得上是“士择明主而侍”了。
2.忠刘。在《三国演义》当中,有赵云最直接的两句话,表明他为报刘备知遇之恩的忠诚,一次在长坂坡的泣拜“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4);一次在永安托孤泣拜“云敢不效犬马之劳!”(5)。从这两处就看出赵云对刘备的死心塌地,无论是前期的刘备寄人篱下的窘境,还是中期不受重用,赵云都始终如一,即便阿斗继位,赵云都不忘刘备当年的恩情,继续为刘家天下效力,不负刘备永安托孤的嘱咐,足见赵云的一个“忠”字。他的忠刘不是忠汉室,而是忠刘备,忠于这个仁义天下、得人心的“皇叔”。
3.忠民生。既然说赵云是忠刘,为什么还说他忠民生,赵云是一个心系社稷、心系百姓的人,不仅是罗贯中赋予了赵云一个完美的躯壳和形象,历史上真正的赵云也却是一个心系民生的人,顾全大局。在《三国演义》中他劝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就是很好的一个事例。而当他出场的时候,就告诉公孙瓒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6)故而来投,可见赵云忠的是黎民百姓。《三国志》中如是写到,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7)他的原则是“从仁政之所在”;他的目标是解民于倒悬。在封建社会中,这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人生理想。他先投公孙瓒是为此,后归刘备也是为此,而不是单纯出于私人感情。这也是他区别于三国数以百计人物的一点,他不同那些一味的为主效力的将士谋士,他是在忠民生与忠刘共同下实现自己的人生理念,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将军,“忠君救民之心”也正是他的理想信念。
二、将才
1.文可安邦。说赵云武力过人,肯定没有意见,但说他文可安邦是不是有些牵强。不然,赵云确是文可安邦之才。下面从他的政治见解和实战论述这一观点:
①、政治见解。首先讲一点,在城都武侯祠中,赵云是端坐在文臣廊里,要知道武侯祠可比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要早的多,可见赵云确有一翻文臣的头脑,要不怎么能坐在文臣廊中。而在罗贯中笔下的赵云尽管武功盖世,但也是一政治见解独到的儒将,算得上一谋士。赵云古城见刘备就说“绍亦非用人之人”(8),可见他看人的眼光之锐;刘备攻下成都后,打算把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而赵云却说:“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9)这样一个赵云,这样一番言语,正是治国之论,谋士之言。心系黎民百姓国家社稷,为将的能有几人?箕谷兵退,赵云全身而退,诸葛亮要将军资余绢分赐赵云军士,赵云辞曰:“三军无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