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中的宿命色彩》【毕业设计论文】.docVIP

《论《三国演义》中的宿命色彩》【毕业设计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8 论《三国演义》中的宿命色彩 《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三国》)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对后世小说的创作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通读《三国》,我们不难发现,有一根隐线贯穿始终,使小说笼罩在一种悲剧的色彩之中,这根隐线就是宿命论。所以,即便是刘备兼得了“得一可安天下”的诸葛亮和庞统,最后也没能延续汉祚,“龙”殁五丈原、“凤”殒落凤坡,刘皇叔自己落个魂断白帝城。 宿命论,一言蔽之,就是认为任何人都无法违抗命运的意志,无论个人的得失荣辱,还是国家、民族的成败兴亡,皆有数定,不可逆转。这个“数”,就是天数,也即天命。 一、宿命色彩在小说中的体现 “天数,是三国兴亡之局的终极之因”。 凌宇.符号——生命的虚妄与辉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9.宿命的思想贯穿小说始末,无论是开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理循环,最后“ 凌宇.符号——生命的虚妄与辉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9. (一)人物命运的宿命色彩 小说中的人物身上经常出现一些扑朔迷离的事件,体现了强烈的宿命色彩。比如,曹操屡屡遭逢大难,眼看命将不保,却都能为部属所救,逢凶化吉;司马懿父子被困上方谷,眼看就要被活活烧死,却突然天降倾盆大雨,使其死里逃生;诸葛亮五丈原祈禳北斗,以求增寿一纪,眼看大功告成,最后却偏偏被魏延踏灭了主灯。还有,刘备跃马过檀溪,其情其景,已然是接近神话: 却说玄德撞出西门,行无数里,前有大溪,拦住去路,那檀溪阔数丈,水通襄江,其波甚紧……玄德着慌,纵马下溪。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玄德如从云雾中起。(第三十四回) 庞统的殒命落凤坡,看起来更加神秘。首先,地名“落凤坡”与庞统的道号“凤雏”之间,冥冥中似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其次,其临行前偏偏马失前蹄,以至于刘备与其换马,似乎也在预告着庞统此行的血光之灾。要不然,为何同样是一匹马,妨主的的卢反倒救了刘备一命,而久经沙场、性极驯熟的白马,却让庞统死于乱箭之中。 这些事件可能纯属偶然,但是在小说中,这一切都被看做是命运的安排,是冥冥中的“天”在起着操纵的作用。所以在刘备马跃檀溪后,恍如置身梦中,以“岂非天意”(第三十四回)自解,诸葛亮将司马懿父子的死里逃生,归结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第一百零三回),而对于魏延踏灭祈禳北斗主灯之事,他也只能做出“天数前定,不可得而禳之也”(第一百零四回)的喟叹。这也就无怪乎当初司马徽发出“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第三十七回)的大笑了,这大笑,既是对人类在命运面前无力反抗的无奈,也是对自己屈服于命运,不敢与之抗争的自嘲。 这种宿命左右人物命运的事件,在小说中还出现了多次,通过作者的反复渲染,一方面,表现出英雄在命运面前抗争失败无力解脱的悲剧,另一方面,也给小说打上了沉重的宿命的烙印。 情节发展的宿命色彩 《三国》再现了从汉末至晋初近两百年间从统一到分裂、再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进程,而宿命,是决定这一历史进程的内在动力——“魏吞汉室晋吞曹,天运循环不可逃”(第一百一十九回),冥冥中的“天”主宰了一切。所以,从两大对立阵营的成败来看,虽然以刘备、诸葛亮为核心的蜀汉集团无论在德、还是智方面都全面胜过了以曹操、司马懿为核心的曹魏集团,但最后的结局还是蜀败魏胜,这完全是宿命作用的结果。 这种情节的宿命色彩在小说中有多处表现: 刘备欲劫操营,如果成功,便可一鼓灭曹,扭转被动挨打局面,从而奠下蜀汉集团的牢固基石,复兴汉室,可偏偏天吹“信风”报应曹操,使得刘备反中其计。对此,作者也只能借后人之口,无奈叹道:“吁嗟帝胄势孤穷,全仗分兵劫寨功。争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纵奸雄?”(第二十四回) 司马昭被姜维困于铁笼山,六千多人守着一口“止够百人之饮”的泉水,“泉水不敷,人马枯渴”,本来也是必死无疑,但拜井而祝:“苍天早赐甘泉,以活众命”(第一百零九回),果然枯井涌泉,人马皆活。 姜维诈降,利用魏将钟会、邓艾不和策动钟会谋反,企图乘司马昭大兵未至之时重新恢复政权,就在大功将成的关键时刻,“忽然一阵心疼,昏倒在地”,最后“不幸心疼转加,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第一百一十九回) 我们稍微假设一下,如果没有狂风把曹操的牙旗吹折,从而使刘备劫营成功;如果没有天赐甘泉,让司马昭被困死在铁笼山;如果姜维没有突然心疼发作,最后策反成功……三国的历史都将被改写,汉家政权将得到延续。但是,在冥冥中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左右着局势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将事件引向某种预定的结局。在许多即将可以改变历史进程的时候,是宿命这只手,把历史拉到命运既定的轨道中,“天数前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老刘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