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循环系统药物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4 - 《化学药物与健康》教案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共2课时) 2008.3.15. 星期六 第 1、2节 地点:综合楼308 本章第1次讲 授 课 方 式 方 法 与 手 段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设计的教学方式(如讲授、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师生互动等。 案例: 以板书讲授为主,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和纲目(知识框架)、定义、概念,图、表以及课堂练习题,适当进行课堂讨论与训练。 授课题目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学时数:2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1.熟悉作用于离子通道、受体、递质和酶的药物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2.熟悉各类心血管药物的结构类型、作用原理、构效关系及临床用途。 3.掌握常用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作用特点。 4.熟悉利尿药的种类及典型药物。 5.了解调血脂药的种类及典型药物。 6.了解重点药物的合成路线。 教 学 重 点 作用于离子通道、受体、递质和酶的药物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 心血管药物的结构类型、作用原理、构效关系及临床用途;心血管系统药物作用特点;利尿药 教 学 难 点 作用于离子通道、受体、递质和酶的药物的结构类型和作用机制 心血管药物的结构类型、作用原理、构效关系及临床用途 化学化工学院理论课教案 教学基本内容 按照药物的作用特点进行分类,可将心血管药物分为强心药、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和降血脂药等五种类型。按作用靶点分类可将其分为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作用于受体和有关递质的药物以及酶抑制剂等。 第一节 强心药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功能明显受损,不能正常泵出足够的血量以适应全身各器官代谢的需要;引起血液在体内淤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心脏衰老心肌萎缩是不可避免的,主要表现是心肌收缩力减弱排血量减少;心脏储备功能下降,血管硬化使动脉压增高。中老人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和心肌病等都能引起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左心衰竭:主要是由于肺瘀血和肺水肿所致,故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主要症状;另一个主要症状是咳嗽,卧位出现或加重;坐位减轻或消失。 2-右心衰竭:主要是由于体循环瘀血所致,主要症状是上腹胀满压痛,食欲不振恶心,浮肿尿少亦可出现胸水腹水。 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 1-呼吸道急性感染,它可增加心脏负担;缺氧是引起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 2-心律失常可使心脏排血量下降,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或诱发心力衰竭。 3-情绪波动或不适当的体力劳动,会使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过大从而诱发心力衰竭。 4-使用降低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也会诱发心力衰竭。 5-静脉输液速度过快或输液量过多,也会诱发心力衰竭。 注意原则: 1-适当休息和充分的睡眠以减轻心脏的负担,使心脏获得休整的机会以利康复;呼吸困难者可高枕卧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肺瘀血和减少回心血量。 2-心力衰竭的病人由于缺氧,消化能力减退;宜采用量少多餐的低盐的饮食,避免食用油炸类等不易消化的食品。不宜饮酒。 3-血管扩张剂以扩张小动脉,使心搏出量有所增加以此来改善心功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各类血管扩张剂,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达到一个合适的剂量;使用时应注意血压反应。 4-心力衰竭的主要问题是心肌收缩力降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一类药物。 5-积极治疗心力衰竭的原发病与诱发因素,在中老年人中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疾病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积极治疗可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加以重视。 强心药是一类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又称正性肌力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肌收缩力严重损害时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强心药主要有强心苷类和非苷类(包括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钙敏化剂、β受体激动剂等)。 一、强心苷类 强心苷存在于许多有毒的植物体内,例如洋地黄、铃兰毒毛旋花子、黄花夹竹桃等强心苷的含量较高。强心苷种类较多,临床上应用的强心苷类药物主要有洋地黄毒苷(Digitoxin)和地高辛(Digoxin)等。此类药物小剂量使用时有强心作用,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但是大剂量时能使心脏中毒而停止跳动,安全范围小。 强心苷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1.强心苷类化学结构由糖苷基和配糖基两部分组成。 2.强心苷类属于, -ATP酶抑制剂。强心苷类药物与酶结合后,导致酶的构象变化,适度影响酶的功能。因此配糖基甾核的立体结构对于活性影响较大,其中A/B环和C/D环是顺式,B/C环为反式,同时甾环上的5β-H、3β-羟基与酶的结合是必要的。 3.C17位上的内酯环是强心苷的重要结构特征,由于来源不同内酯环的结构有所差异,一般植物来源的为五元环的α,β-不饱和内酯(卡烯内酯,Cardenolide),动物来源的为含两个双键的六元环(蟾二烯羟酸内酯,Bufadienolide)。C17位上的内酯环应取β构型。 4.强心苷的糖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