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2系统学:社会系统科学发展的基础理论.pdfVIP

1482系统学:社会系统科学发展的基础理论.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2 系统的分类及其复杂性 2.1 系统的分类[IJ 系统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 为了研究上的 方便,按照不同的原则可将系统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 例如, 按照系统的形成和功能是否有人参与,可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 系统;若按系统与其环境是否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分 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其实绝对的封闭系统并不存在) ;若按 系统状态是否随时间而变化,可分为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其实 绝对的静态系统并不存在) ;若按系统物理属性的不同,又可分 为物理系统、生物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等;按系统中是否包含生 命因素,又有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之分,等等。 以上对系统的分类虽然比较直观,但着眼点过分地放在系 统的具体内涵上,反而失去了系统的本质,而这一点在系统科学 研究中又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钱学森提出了以下按系统复杂 性的分类方法。 根据组成系统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种类的多少和它们之间 关联关系的复杂程度,可把系统分为简单系统和巨系统两大类。 简单系统是指组成系统的子系统数量比较少,它们之间的关系 自然比较单纯。 某些非生命系统,如一台测量仪器,这就是小系 统。 如果子系统数量相对较多(如几十、上百) ,如一个工厂,则 可称作大系统。不管是小系统还是大系统,研究这类简单系统 都可以从子系统相互之间的作用出发,直接综合成全系统的复 杂功能。 这可以说是直接的做法,没有什么曲折,最多在处理大 系统时,要借助于大型计算机或巨型计算机。 若子系统数量非常大(如成千上万、上百亿、万亿) ,则称作 巨系统。 若巨系统中子系统种类不太多(几种、几十种) ,且它们 8 系统学:社会系统科学发展的基础理论 之间关联关系又比较简单,就称作简单巨系统,如激光系统。 研 究处理这类系统当然不能用研究简单小系统和大系统的办法, 就连用巨型计算机也不够了,将来也不会有足够大容量的计算 机来满足这种研究方式。 直接综合的方法不成,人们就想到本 世纪初统计力学的巨大成就,把亿万个分子组成的巨系统的功 能略去细节,用统计方法概括起来,取得成功,这是1. Prig ogin e 和 Haken 的贡献,它们各自被称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 2.2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2 ] 如果子系统种类很多井有层次结构,它们之间关联关系又 很复杂,这就是复杂巨系统。 如果这个系统又是开放的,就称作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例如:生物体系统、人脑系统、人体系统、地 理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社会系统、星系系统等。 这些系统无论 在结构、功能、行为和演化方面,都很复杂,以至于到今天,还有 大量的问题我们并不清楚。 如人脑系统,由于人脑的记忆、思维 和推理功能以及意识作用,它的输入-输出反应特性极为复杂。 人脑可以利用过去的信息( 记忆) 和未来的信息( 推理) 以及当时 的输入信息和环境作用,作出各种复杂反应。 从时间角度看,这 种反应可以是实时反应、滞后反应甚至是超前反应;从反应类型 看,可能是真反应,也可能是假反应,甚至没有反应。 所以,人的 行为绝不是什么简单的条件反射,它的输入-输出特性随时间 12 而变化。 实际上,人脑有 1 0 个神经元,还有同样多的胶质细 胞,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又远比一个电子开关要复杂得多,所以 12 美国 IBM 公司研究所的 E. Clementi

文档评论(0)

186****83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