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教学设计327.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千年前的一个月夜,微风吹拂着细草,一叶破旧的小舟,天际孤飞的沙鸥,陪伴着一位又老又病的老人,这个老人是谁呢?杜甫在那个诗意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得行走在迷茫当中,一路洒下了失意的泪水,他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感动了无数文人士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旅夜书怀》,去聆听杜甫那一夜的心声。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听录音、诵读诗歌,吟咏诗韵,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理解诗歌深刻内涵; 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习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4.通过学习本课,学会诗歌鉴赏题中分析意境题的答题方法。 听带音乐的朗诵,学生齐读 听录音,置身诗境,吟咏诗韵。(板书:旅夜书怀 杜甫) 同学们,伴随着这样的音乐,似乎让我们的感情也随着低沉了许多,这正好印证了本诗的感情基调:悲凉(学生回答),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带感情诵读本诗,注意将自己沉浸在诗歌描绘的情境当中,去体会作者悲凉的心境。 学生齐读(1分钟,白板展示带节拍划分的全诗) 那我们已经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哪位同学愿意将自己收集的关于作者的资料分享给大家)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尊称为“诗圣”。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他经历了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他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关注民生疾苦,写过很多忧国忧民的作品,他的诗歌具有深沉的现实感和历史感,达到了以前作家不曾有的高度。他和李白是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座,合称为“李杜”是并世而立的两位诗歌伟人,素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说法。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沉郁,是感情的悲慨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的方式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接下来我想问问大家鉴赏一首诗你的关注点是什么? 诗歌鉴赏之关注点: (一)、关注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透漏情感……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 (三)、关注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 ……扫清阅读障碍)。 (四)、关注内容: 我建议大家测试时:看头看尾看中间(看尾,扫清阅读障碍)(先标题,作者,浏览内容注释,题干,再反过来对照题目分析诗歌内容做题) 而内容里面又关注什么呢? 1、 写了什么? 2、怎么写? 3、 表达了什么? (对于这一首诗,(借景抒情诗来说)就是关注景语和情语(黑板补充)。 标题 旅夜书怀(时间、环境):在旅途的夜晚写下自己的感慨。(那我们想一想这应该是一首羁旅诗,(行役诗))一般抒发作者的孤独和思念。好,做好情感准备了吗? 今天我们就从标题入手缘景明情,分析诗歌。 1、通过“旅”字看背景 杜甫一生分为四个时期:(白板展示) 1、读书漫游(712 —746年)即诞生到35岁。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岁至44岁。 3、陷贼和为官时期(756—759)三年(安史之乱)。 4、飘泊西南时期(760—770)49岁至59岁去世。 通过课前预习大家说一说,本诗写于哪个时期呢?(第四)(看课文注释)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白板内容) 这一年是公元765年,杜甫已满53岁,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并不时发作。在漂泊过程中他逐渐认识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年俱增,(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事实上之后他在夔州住两年,继而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59岁时病死在了湘江上。 要知道了杜甫他不是一个一般人,他是一个“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人,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但这回严武之死,使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教师教学设计补充) 通过“夜”字察实景 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点明了时间、环境。那夜晚作者看到了什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思考一个问题:首联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意象)? 细草 、微风、岸、危樯、夜、舟 星 、 平野、月、 江流 这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点?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抒发作者什么情感?先看首联 (什么样的草(细),在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9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