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瑞典_大化学_谈瑞典对近代化学的贡献.docxVIP

小瑞典_大化学_谈瑞典对近代化学的贡献.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家就发现了 19 种 , 学家就发现了 19 种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能发 现这么多种元素与瑞典崇尚矿物研究和定量分析的 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也应了一句古话 ,叫“久攻必有 所得”。 1735 年 ,瑞典人布兰特 (Brandt G , 1694 ~ 1768) 用木炭还原辉钴矿制得金属钴 ,成为继德国的布兰 德 (Brand H) 发现磷元素后的第一人 ,从此揭开了元 素大发现的新纪元 。 1751 年 ,瑞典人克朗斯塔特 ( Cronstedt A F ,1722 ~1765) 用木炭还原红镍矿 (尼客尔铜) 制得金属镍 。 1774 年 ,瑞典人甘恩 ( Gahn J G ,1745~1818) 将 软锰矿与油脂 、炭粉放在一起焙烧制得金属锰 。 瑞典人舍勒 ( Scheele K W , 1742~ 1786) 是氧气 的最早发现者 。1773 年他用两种方法制得较纯净 的氧气 。一种方法是将硝酸钾 、硝酸镁 、碳酸盐 、碳 酸汞 、氧化汞加热 ; 另一种方法是将黑锰矿 ( 二氧化 锰) 与 浓 硫 酸 共 热 。这 比 英 国 化 学 家 普 利 斯 特 利 ( Prriestley J ) 发现氧气早一年 。 1774 年舍勒用软锰矿与浓盐酸共热制得氯气 , 1810 年英国化学家戴维 (Davy J ) 确认氯是一种化学 元素 。 1778 年 舍 勒 用 硝 酸 分 解 辉 钼 矿 , 发 现 钼 酸 。 1782 年瑞典化学家埃尔姆 ( Hjelm P J , 1746~ 1813) 把钼酸和用亚麻子油调和的木炭密闭灼烧 ,制得金 属钼 。 1803 年 ,瑞典的贝采里乌斯 (Berzelius J J , 1779 ~1848) 与德国的克拉克普罗特 ( Klaproth M H) 、瑞 典的希辛格 ( Hisinger W ,1766~1852) 从铈硅石中分 离出氧化铈 ,并将这种元素命名为 Cerium ( 即铈) ,几 十年后由美国的希尔德布兰德 ( Hilldebrand W F) 和 诺顿 (Norton T H) 用电解法制得金属铈 。 1818 年 ,贝采里乌斯从硫酸厂铅室底部的红色 粘性沉淀物中发现元素硒 。 1823 年 ,贝采里乌斯用金属钾还原氟硅酸钾制 得单质硅 。同年他将金属钾与氟锆酸钾的混合物放 在铁管中 ,将管口密闭 ,然后放在坩埚中加热 ,反应 完毕后 ,放置冷却 ,最后将管中的黑色粉末倾入蒸馏 水中得到了金属锆的粉末 。 1828 年 ,贝采里乌斯将金属钾和氟钍酸钾的混 合物放在玻璃管中加热 ,制得金属钍 ,几经周折之后 终于真正发现了这个元素 。 1817 年 ,瑞典人阿尔费德森 (Arfvedson J A ,1792 ~1841) 分析攸桃岛的透锂长石 ,发现元素锂 。 1830 年 ,瑞典人塞夫斯特伦 ( Sefstr?m N G ,1787 小瑞典 , 大化学 ———谈瑞典对近代化学的贡献 邓玉良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基础部 ,河北 廊坊 065000) 提到近代化学的发展历程 ,人们自然会想到诸 如英 、法 、德等西方强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其实 ,地 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小国瑞典对近代化学的 发展也功不可没 。在 18 、19 世纪这里曾涌现出众多 化学家 ,长时间执化学界之牛耳 ,还诞生了世人瞩目 的诺贝尔奖 ,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 贡献 。 回顾瑞典近代化学的繁荣之路 ,我们可以了解 近代化学艰苦的发展历程 ,领略大师们艰辛的研究 工作 ,还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 1 定量分析化学的发祥地 分析科学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炼金术时期 ,而 定量分析化学的产生则起源于对矿物的分析 ,特别 是瑞典化学家贝格曼 (Bergman T O ,1735~1784) 的 工作 。 18 世纪的化学家逐渐抛弃了长期以来形成的 抽象思维 ,开始重视用实验来检验各种假说 。分析 化学成为获取一切化学数据的基础 ,制定分析化学 系统成为当时的迫切要求 。当时瑞典的矿物学家和 化学家一直很关注矿物的研究和分析 。瑞典的克朗 斯塔特在分析中首先使用了吹管 ,此后吹管分析作 为一种干法分析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贝格曼对化学 分析的研究更是享有盛名 ,他不仅率先采用湿法定 性分析 ,还为湿法分析矿物制定了详细步骤 ,从用碳 酸钾融化矿物直到用无机酸处理矿物 ,阐述了关于 试剂和系统定量分析的学说 。今天的分析化学中依 然还保留有他所倡导的反应 。此后化学家们又对定 量分析的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新分析法的应用 取得 了 巨 大 成 功 , 许 多 新 元 素 相 继 被 发 现 , 如 钴 (1742) 、镍 (1750) 、铂 (1735) 、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