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研究概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羊痘研究概况 动物医学进展,2007,28(9):95—98 ProgressinVeterinaryMedicine 羊痘研究概况 蔺润霞 (甘肃省动物防疫总站.甘肃兰州730046) 摘要:羊痘病毒基因组庞大,约有150kb,包括中间编码区和两端相同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绵羊痘 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基因组彼此十分相似,约有96的核苷酸完全相同.p32蛋白是目前世界各地分离鉴定 的所有羊痘病毒株共有的且特异性很强的结构蛋白,在诊断和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虽然羊痘从 临床症状和宿主特异性上很容易做出诊断,但进一步的实验室确诊还是必要的,现已有多种检测方法和诊 断试剂.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疫苗对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文章从病原学,诊断和预防控制等 方面对羊痘进行综述. 关键词:羊痘病毒;p32蛋白;诊断;疫苗 中图分类号:$852.6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38(2007)09—0095—04 羊痘(Capripox)是由山羊痘病毒属 (Capripoxvirus,CPV)的痘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 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包括绵羊痘(Sheeppox, SP)和山羊痘(Goatpox,GP).主要表现为发热,无 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或黏膜发生丘疹和疱疹.羊痘 是所有动物痘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有较高的病死 率,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国际贸易和养 羊业的发展.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 A类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此外,本 病在公共卫生方面也有重要意义,中国,瑞典,印度 依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都有人类感染羊痘病毒的 报道[2].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本病,有本病的国家 和地区的易感动物及其有关的产品被世界各国列为 严格限制进出口的对象. 羊痘广泛分布于非洲,中东,印度次大陆,北欧, 地中海各国及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特别是非洲 北部,中东和亚洲的部分国家流行较为严重.l3世 纪英国首先报道,l5世纪在法国,l7世纪在意大利 和德国也先后见报道.1805年曾在欧洲南部与中 部一些国家流行,造成大批羊的死亡.与我国接壤 的周边国家,如印度,孟加拉,尼伯尔,巴基斯坦,俄 罗斯,蒙古等不少国家均有本病的流行.美国,德 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已消 灭该病.我国早在北魏(6世纪)时期就记载有绵羊 痘,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后均有羊痘流行史.据报 道,近几年我国的江苏,广东,贵州,山东,浙江,广 西,甘肃,黑龙江,福建等地均有本病发生,有的地区 呈暴发流行]. 山羊,绵羊均为易感动物,在自然界传播的潜伏 期为6d~l2d.本病多由病羊和含有羊痘病毒的 皮屑随风和灰尘吸人呼吸道而感染,也可通过损伤 的皮肤及消化道感染.丘疹中含大量病毒,黏膜上 的丘疹破溃后可从鼻,口分泌物和泪液排泄病毒. 乳汁,尿液和精液也可成为病毒传播的重要来源. 被病羊污染的用具,饲料,垫草,病羊的粪便,分泌 物,皮毛和体外寄生虫(如羊虱)都可成为传播媒介. 该病可发生于全年任何季节,但以春秋两季多发,主 要在冬末春初流行,常呈地方性流行或广泛流行. 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 都有利于本病的发生和加重病情. 1病原 1.1病原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羊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Poxviridae),痘病毒 属(Capripoxvirus).该山羊属包括山羊痘病毒 (Goatpoxvirus,GTPV),绵羊痘病毒(Sheeppoxvi— rus,SPPV)和疙瘩皮肤病病毒(Lumpyskindisease virus,LSDV)3个成员,是惟一在细胞浆内复制的有 囊膜的双股DNA病毒.可以引起山羊痘,绵羊痘 和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skindisease,LSD).不 同的羊痘病毒间在血清上呈交叉反应,但LSDV一 般不感染山羊和绵羊.在电镜下观察,初期的病毒 粒子呈卵圆形,大小约为250am350nm;成熟的 收稿日期:2007?06—12 作者简介:蔺润霞(1967一).女.内蒙古临河人,兽医师,主要从事预防医学研究. 96动物医学进展2007年第28卷第9期(总第168期) 病毒粒子多呈卵圆形,大小约150nm~180nm× 150nm~180nm[4].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胞浆包 涵体,多呈椭圆形.病毒粒子外层为层管状的构造 的脂蛋白膜,包围着2个功能不清的侧体以及哑铃 型的核酸芯髓引.核酸是由双股DNA构成,其分 子质量约为130ku×10~240ku×10. 1.2病原分子生物学特性 绵羊痘病毒(SPPV)和山羊痘病毒(GTPV)基 因组约有150kb,彼此十分相似,约有969/6的核苷 酸完全相同.和其他痘病毒一样,羊痘病毒基因组 包括中间编码区和两端相同的反向末端重复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