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把COM阐释得比DonBox更清楚。.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3 没有人能把COM阐释得比Don Box更清楚。 ——Charlie Kindel COM本质论 (Essential COM) Don Box著 潘爱民 译 洞悉COM的“为什么”,而不是如何做COM 精通COM作为程序设计基本素养 深入理解分布式COM 译序 关于这本书,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它来得太迟了。 自1993年COM首次发布以来,COM本身经历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它的基本思想和结构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这也正说明了COM思想的魅力所在。尽管如此,由于COM的神秘本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很容易地理解COM的思想,理解COM的魅力,幸运的是,您看到了这本书,它会告诉您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本书无疑是COM领域中最负有盛名的一本书。两年前我从MSDN Library上看到这本书的第三章和第五章,当时的感觉是内容非常零乱,所以对于这本书的盛名非常不解。后来抽时间阅读了上读者和专家们的评价之后,才意识到这本书对于提高COM的理解是多么重要。这次翻译使我有机会仔细地阅读本书的每一个细节,虽然是在原书出版三年之后阅读本书,但是其中的内容现在仍然很有参考价值。 这不是一本供新手学习的书,也不是一本教您如何开发COM组件的书,而是一本在一定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对COM的理解的书。如果用它来学习COM,您可能会失望,因为许多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基础才能看得明白;但是如果用它来加深自己对COM的理解,那么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读完这本书之后,COM对于您会“变得再明白不过了”(这是“Inside OLE”的作者Kraig Brockschmidt和本书的作者DonBox在顿悟了COM和OLE之后的境界)。期望您会有这样的感受。 COM是跨语言的组件对象模型,但是它与C++和OO(面向对象)思想的渊源可谓深矣。本书会向您解释这些内容,但前提条件是您必须具备扎实的C++基础知识,特别要理解C++类的二进制结构以及类型转换机制。反过来,阅读本书也可以加强您在C++和OO思想方面的理解。此外,本书还涉及到许多COM高级特性,例如线程模型(或者套间模型)、名字对象、连接点等,因此,要想从本书获得最大受益,您也需要有COM的知识作基础,我建议读者先系统地学习COM之后再阅读本书(可以参看“COM技术内幕”或者“COM原理与应用”)。 自97年以来COM一直是Microsoft技术的热点,但是COM的热潮似乎随着Microsoft .net的推出而冷却了下来。实际上,COM在Microsoft Windows平台上永远有它的一席之地,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要被其他的结构替换,它将与传统的SDK API一起在底层提供各种服务。在新的.net结构中,COM+继承了COM所有的优势,并对COM重新作了包装,只是感觉上COM与应用层的距离更远一些,因此,本书中讲到的几乎所有内容都适用于未来的应用系统。如果读者对于Windows 2000中的COM感兴趣的话,可以参阅David Chappell “Understanding ActiveX and OLE”一书的作者,这是另一本重量级的COM著作,可惜没有中译本。 著写的“深入理解Microsoft Windows 2000分布式服务”和David S.Platt著写的 “Understanding ActiveX and OLE”一书的作者,这是另一本重量级的COM著作,可惜没有中译本。 在开始翻译这本书之前,我有幸得到了台湾著名电脑技术作家侯俊杰先生赠送的繁体版《COM本质论》(侯俊杰译),这为我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且我决定采用同样的书名,以保持两个中文版本的一致性。但是本书的叙述风格仍然采用我在其他COM书籍中的做法,并且主要术语也保持一致。在此我特别感谢侯先生所做的一切,当然也要感谢Don Box为我们写了这么好的一本书。 潘爱民 2000年12月于北京大学燕北园 Charlie Kindel序 当我坐下来写这篇序言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有好几个想法: Don的照片会出现在封底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他的头发会有多长? 本书的读者是否可以看到Don有一张非常个性化的车牌,上面写着“IUnknown”? 一个人在一本书的序言里到底能够写些什么? 关于到底要在这篇序言里写些什么,我有两个想法。第一,我想写下很久以来就一直想写的、关于COM设计思想的内容;第二个想法是,就像Don为了取悦我而请我写这篇序文一样,我也使劲捧一捧他。最后,我决定两样都做。 什么是COM?为什么要发明COM?Don在第1章简洁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在介绍部分的最后他这样说“…本章展示了一个可重用的组件结构,这个结构允许多个被独立开发的二进制组件能够动态、有效地组成一个复合系统。” 这一章的剩余部分带领读者走过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