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洪涝 思考:结合洪涝形成的条件,分析长江中下流域多洪水灾的原因 气候:地处季风区,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 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河流: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水量大; 河道弯曲、狭窄,泄洪能力不足。 植被:中上游植被破坏,蓄水能力下降,水土流失造成泥沙淤积、河床变浅 人们进入高风险区进行开发,如围湖造田 风暴潮 风暴潮 嫩江流域年降雨量300~950mm,主要在7、8两月,占全年降水的50%以上,6~9月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多以暴雨出现。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连续数年多雨与少雨交替现象。 世界著名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东北黑土带位于松嫩流域,拥有资源丰富的原始森林。在近百年人类开发和掠夺下,所有可开垦的黑土地几乎都被开垦为农田,垦植指数已超过0.8。建国初期松嫩流域水土流失面积8.82万km2,经几十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到18.30万km2,比建国初期增加1.1倍。 从1960年到1980年20年间,开垦耕地1.65万km2,占黑土区现有耕地的29.1%,其中一多半面积是毁林、毁草开荒的成果。其结果是森林覆盖率由7.1%下降到5.2%,而且分布不均。据黑龙江省西部14个县调查统计,草原面积1956年2.93万km2,1978年1.73万km2,22年减少1.20万km2,平均每年以545.45 km2的速度锐减。 长江流域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8%,面积占全国的15.1%,GDP占全国的40%,高薪技术产值占全国的70%。位于东亚季风区,且中下游地势低平,是暴雨和雨涝的多发地区。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图2.4 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 年年有损失,年际变化差值较大 1954年5-7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降水量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 1954年长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 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灾害对比 年份 降 雨 量 流 量 洪 水 位 淹没 范围 溃 堤 数 死亡 人数 (人) 经济 损失 1954 1998 偏 大 偏 小 小 大 低 高 大 小 12 处 5 处 33000 1320 轻于98年 十分严重 ②洪水灾害的严重程度与区域的人口、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致灾的可能性越大;经济越发达,损失就可能越严重。 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地表状况发生改变,加剧了洪水灾害的发生,表现:植被覆盖度降低 蓄水能力下降;上游水土流失 下游泥沙沉积;围湖造田 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域面积缩小 高水位、高流量。 人为原因 1.我国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虽然人类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减少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降低脆弱性等方面减轻灾情。人类的合理活动,如生物措施(种树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打坝淤地)、保护水域和合理利用土地等,都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洪水灾害的威胁。 2.分析1998年洪水灾害中死亡人数少、经济损失严重的原因。 (点拨:1998年洪水灾害中人员伤亡少、大堤决口数量和淹没范围小,说明我国防洪工程发挥了作用,综合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有效的抗洪抢险。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比1954年大得多,是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资产密度加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故 善 為 國 者 , 必 先 除 其 五 害 。水 , 一 害 也 。 旱 , 一 害也 。 风雾 雹 霜 , 一 害 也 。 厉 (瘟疫) , 一 害 也 。 虫 , 一 害 也 。 此 謂 五 害 。 五 害之 属 , 水 最 為 大 。 《管子·度地篇》 水文灾害 1、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2)多发区:气候因素(中低纬度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地形因素(江河两岸,河流的中下游地区) 洪水 涝渍 类型 洪水 涝渍 定义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地区 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 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洼地 排不出 水进入 蒸发弱 难下渗 影响洪涝的因素 径流量丰富 径流量季节分布集中 流速缓慢 泥沙淤积,河道较浅 河道弯曲,过水不畅 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小,调节能力下降 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 乱占河道 气候 支流众多,汇水集中 地形 人文 洪涝形成的条件 思考:结合洪涝形成的条件,分析长江流域多洪水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