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看《闻鸡起舞》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活动目标]
1、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2、在辩论中提高思辩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根据自己的观点收集材料,如名人从小刻苦学习的例子;名言;睡眼对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青少年的重要性和科学依据。
2、学生接两大组合作探究,每组推选三名辩论员,对本组搜集的信息分析,交充,以求资源共享,使收集的材料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学生推荐一名主持人,五名裁判员
[活动方式]
1、小组合作,教师点拨。
2、学生推荐代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活动要求]
1、吐词清晰,发言积极,举止大方。
2、要用事实恰当,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双方代表和裁判
双方代表宣布自己的观点:
正方 反方
“闻起起舞”应该提倡 “闻鸡起舞”不应提倡
二、主持人请正反方一辩、二辨用例子来阐述各方观点说服对方。三辨两位学生总结已方观点。
三、一对一的反驳,请双方的四位同学对对方某一辨的疑点进行反驳。
四、自由辨论,请某位同学举手提出对方疑点进行辩论。
五、请正反双方辩证用简短的话来总结自己本次的表现情况或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感想。
六、请五位裁判用简短的语言来点评双方的表现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七、小结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八、活动反思:
我本次活动的感受:
20、《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一)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演出 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帮助学生体味邹忌讽齐王的语言艺术。
[学习重点]
字词积累;朗诵体味语言艺术;问题推想。
[学习方法]
以读代解;以读代译;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学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
1、《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活动的史书,其涉及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西汉时,经刘向整理,其三十三篇。
2、题目解说
邹忌,战国时齐国人曾任相国、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纳,采纳、接受;谏,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接规劝,使之改正错误。
二、落实基础知识(注音)
窥( )镜 间( )进 期( )年 谤( )讥 寝( )
三、课文理解
1、翻译下列句子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吾孰与徐公美:
忌不自信:
朝服衣冠: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填 空
这篇课文记述了急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 ) 的道 理,进而讷谏齐王纳谏,使齐国( )的事。邹忌用的是( )的方法,得出了( )的结论。
四、体味语言
对于急忌的询问,其他人的回答怎样呢?朗读这三句话,体会三者在语气上的区别。
五、课堂反思
20、《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二)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学习类比方法;
2、学会评价人物。
[学习重点]
了解人物性格,正确描写,侧面描写
[学习难点]
人物分析
[学习过程]
一、理解课文,分析人物
1.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回答的?
2、邹忌的态度怎样?为了证实妻、妾、客的话采取了哪些行动?得到了什么结论
。
3、由此,他想到了什么?他是用什么方法讽谏齐王的?他的结论是什么?
4、邹忌见齐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5、文中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属于说明描写?有说明作用?
6、你怎么评价齐王?
7、邹忌具有哪些特点
二、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8、为什么说邹忌进谏的方法很巧妙?邹忌为什么不直谏而要“讽谏”
?
9、谈谈本文的现实意义
三、课堂反思
21《细柳营》导学案(一)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或显文言文的能力;
2、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重点词汇和语句;
2、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词类活用现象。
[学习方法]
识记、诵读。
[学习过程]
一、落实基础知识
1、常识《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生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