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的的护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手术疗法 1.适应症 空气灌肠未成功者;小肠套叠; 晚期肠套 2.术前准备 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输血、给氧、退热等。 患儿 XXX,男 6个月,12kg, 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于2014年6月15日下午急诊入院。 患儿于入院一日前出现吐奶、腹痛哭闹,解果酱样便,诊断为肠套叠,来时面色苍白,呼吸浅促,腹部膨隆T:39℃、HR:160次/分、R:38次/分,外科予空气灌肠后未成功,行急诊手术后留住我科继续观察。 病例: 术前护理诊断 1、有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渗入肠腔,造成血液浓缩,水分丢失,电解质紊乱的危险 2、有感染的危险 与囊肿破裂有关 3、知识缺乏 与缺乏本病预防、护理知 识有关 术前护理措施 1.保持病儿术前应给予补液治疗,补充血容量。防止梗阻引起的肠管扩张,肠壁缺血,肠粘膜渗透性增强,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渗入肠腔,造成血液浓缩,水分丢失,电解质紊乱。术前应备好吸氧管、监护仪器等用物。 2. 术前用药通常用安定、阿托品等注射药物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减少呼吸道腺体的分泌,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胃管通畅,从而可 缓解和解除梗阻所致的胃肠道症状,减轻 肠胀气,防止呕吐窒息,减少术后并发症。 术前护理措施 3.心理护理:向患儿家长讲解治疗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减轻家长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对待患儿及家长要有耐心,爱心,主动关心帮助她们,消除她们在新环境中的不适与陌生感.病儿家长对其缺乏认识,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介绍其治疗及预后情况,向家长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对患儿的饮食要求,禁食水。 术前护理准备工作 1.为患儿留置静脉留置针,做抗生素皮试。 2.嘱咐患儿家长手术前6小时患儿禁食、水。 3.手术前日为患儿备皮。 4.术前2个小时为患儿清理肠道。 * 术后护理诊断 1.疼痛 与手术创伤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伤口切口有关 3.舒适的改变 与术后卧床有关 4.焦虑 与患儿及家属不了解术后的护理有关 术后护理措施 一、疼痛 与手术创伤有关 ☆患儿疼痛时使用止痛泵。 ☆安抚患儿。 ☆必要时使用镇静止痛药。 术后护理措施 二、有感染的危险 与伤口切口有关 ☆护理时注意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每天抗生素静滴治疗。 ☆保持床单位的干燥清洁,病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 ☆观察伤口的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 术后护理措施 三、舒适的改变 与术后俯卧位有关 ☆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预防性或治疗性护理。 ☆安抚患儿,避免剧烈哭闹。 ☆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刺激,护理集中进行 做到四轻。 术后护理措施 四、焦虑 与家属不了解术后的护理有关︰ ☆安抚患儿,避免剧烈哭 ☆对家属热情解答术后护理有关知识。 ☆安慰家长,家长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术后留置引流管者,观察引流液性质并记录引流量,要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 压及脱出。 出院指导 1.术后一个月内避免较剧烈的活动,防止伤口裂开。 2.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清洁,必要时回院换药。 3.加强营养,食用高蛋白、粗纤维、易消化食物,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量,少量多餐。 4.术后两周复查,如有异常及时随诊。 Thank you ! 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小儿肠套叠的护理 原玉娟 学习目的 了解肠套叠的定义 肠套叠的发病原因 肠套叠的临床表现 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 掌握术前术后护理 定义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 本症状是婴儿期最 常见的急腹症状之一。 肠套叠的分类及发病率 肠套叠分为急性肠套叠和慢性肠套叠两种。 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1岁以内多见,占60%~65%,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岁罕见。男女之比为2~3:1。四季常见,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与此时期上呼吸道炎症和腺病毒感染较多有关。另一点多发生于营养状况良好,身体肥胖的 小儿。 慢性肠套叠是指病程延续在二周以上至几个月之久的病例。一般多发于年长儿及成人。 病因 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饮食改变,对生后4~10个月,正是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 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肠蠕动已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 病因 病毒感染,国内有报道肠套叠与肠道内腺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有关。 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由于各种食物、炎症、腹泻、细菌或寄生虫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痉挛,使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或逆蠕动而引起肠套叠。 遗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