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倒装句式》公开课件(设计).pptVIP

《文言文倒装句式》公开课件(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倒装句式 文言倒装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顺序来说的,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练习: 判断下列句式是否为主谓倒装。 1、非我也,兵也! 2、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3、渺渺兮余怀! 练习: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定语后置句。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 2、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者。( ) 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 练习 辨析下列各句是否为宾语前置句。 1、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 ) 2、孔子云:“何陋之有?”( ) 3、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 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为其言莫之违。”师旷侍坐于 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 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1、找出短文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 2、写出短文中的两个宾语前置句。 3、“释之,以为寡人戒。”是一个省略句,下面补出省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则)释之,以为寡人戒。 B.释之(否),以为寡人戒。 C.释之,以为寡人(之)戒。 D.释之,以(之)为寡人戒。 4、翻译“莫乐为人君”正确的一项是( ) A.别乐滋滋地当人君! B.没有比做人君更快乐的了! C.不快乐的是人君! D.每一个人乐意当人君! * 1、用“者”或“也”表判断 2、用副词“乃”“则”“即”“皆”“为””是” 等表判断。 3、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 否定的判断。 4、直接判断(无判断词) 判断句 复习: 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 ①见 /于/见…于 ②为/所/为…所 ③被 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意念被动)。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之)。 4.省略介词(于)。 省略句 高考典例 例1、(广东卷考题)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解析:本句中“以”是介词,“奚”是疑问词作宾语提前了,翻译时必须将“奚”归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则。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例2、(湖南卷考题)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解析:此句中“于斯亭”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翻译时应将它提到动词“饮酒”之前。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倒装句 1.主谓倒装 (谓语前置)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4.状语后置 主干成分只前置 修饰成分只后置 一.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应为: “汝之不惠甚矣!” 第一句不是 二.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格式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格式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格式3. 中心语+之+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文档评论(0)

saodishenseng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