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课内阅读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9 课内阅读重点 第一单元 1、《草原》 复习重点:背诵第一、二自然段,了解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通过迎客、联欢场景的描述,体会蒙汉深情,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1)《草原》一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概括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描绘了三幅场面:草原风光图,草原迎客图,草原联欢图,让人深切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媚,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预留,轻轻流入云际。 a、从这句话中能感受到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b、“勾勒”、“渲染”指什么意思?本句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勾勒和渲染都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勾勒是指用线条画出轮廓,渲染是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媚,整个草原犹如一幅巨大的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3)文中有一个比喻句,“马上的男女老啥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中将什么比作什么?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答:文中将蒙古族迎接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不仅形状、颜色形似彩虹,而且神似。 (4)走了许久,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改成“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河”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原文先写比喻,最后再揭示原来是河,先让人展开美丽的想像并设置悬念,直到最后揭题,更能令我们惊叹河的美。 (5)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答:诗句的意思是说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这首诗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者“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留恋不已,难分难舍。 2、《丝绸之路》 复习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明白首尾呼应的写法,通过资料袋,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意义。 (1)概括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本文以生动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国交流的一幕,在线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的作用。 (2)本文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 答:首尾呼应(读读课文第一段、最后一段。)点面结合(安息国的例子和其他作用的介绍) (3)结合资料袋,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意义。 答: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3、《白杨》 复习重点:体会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抓重点词语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话 (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实际上是什么? 答:a、白杨的外在特点是:高达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白杨树的内在精神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b、从爸爸的神情变化,如“微笑消失了,脸色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爸爸借白杨树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找出来读读并体会。 答: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爸爸借白杨树表达自己的志愿。课文中这样的句子如课文最后一段.(自己找出来读读) (3)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一棵高达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那“几棵小树”就是谁?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也就是表示什么? 答:小树指自己的子女。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也就是表示爸爸希望自己的子女像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4)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夸夸像课文中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答略:注意写的是几句话,语言流畅完整,最好能用上修辞手法。夸的对象是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如军人,工人等。)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复习重点:把握主要内容,找出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体会修筑铁路的艰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反复出现的作用。 (1)文中要修的铁路名称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答:青藏铁路。本文记述了在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难题,贯通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歌颂了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的精神。 (2)找出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体会修筑铁路的艰难。 (答略:见课文中的笔记)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