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第四部分个税社保实操部分和风险应对.ppt

2019第四部分个税社保实操部分和风险应对.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月9日税务总局在线访谈,叶霖儿副司长提醒: 请纳税人自行判断是否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计税。也请扣缴单位在发放奖金时注意把握,以便于纳税人享受减税红利。 大成方略财务管理培训课程 一 、2018年计提工资,2019年1月份发放,是否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个税如何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滞纳金? 一般情况:收付实现制 特殊情况:国税函【1997】656号 新个税法企业实操 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 (财税【2018】164) ◆2019-2021年,居民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照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居民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并入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 A取得的年终奖36000元,B取得的年终奖为Y元,A适用3%的税率,B适用10%税率。 A的税后年终奖=36000-36000×3%=34920(元) B的税后年终奖=Y-(Y×10%-210) 令二者税后年终奖相等 34920= Y-(Y×10%-210) Y=38566.67(元) 结论:发36000元的年终奖和38566.67元的年终奖税后到手的钱是相等的。 年终奖的陷阱位于税率表每个区间上限数附近,不含本数: 2019年12月某公司发年终奖,发给甲144000元;发给乙144001元,比甲多发1元;发给丙160500元,比甲多发16500元;假设该公司选择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计算纳税。 甲: 1.144000除以12=12000元; 2.找税率表,确定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3.代扣代缴税款后甲实际到手=144000-(144000×10%-210)=129810元 乙: 1.144001除以12=12000.08元; 2.找税率表,确定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410元; 3.代扣代缴税款后乙实际到手=144001-144001×20%-1410=116610.8元; 丙:1.160500除以12=13375.00元; 2.找税率表,确定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410元; 3.代扣代缴税款后丙实际到手=160500-(160500×20%-1410)=129810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乙比甲多发1元年终奖,但扣税后拿到手的奖金反而比甲少拿13199.2元(116610.8-129810);丙比甲多发16500元,但扣税后拿到手的奖金和甲一样多,均为129810元,多发的16500元相当于是给税务局发“奖金”了。 思考:在综合税制下:工资制度如何安排能节税,能延缓缴税? 年终奖的陷阱 税率临界点 陷阱 多缴税款 3%和10% 36000 -- 38566.67 2310.10--2566.67 10%和20% 144000 -- 160500 13200.20--16500 20%25% 300000 -- 318333.33 13750,25--18333.33 25%和30% 42000 0 -- 447500 19250.30--27500 35%和40% 660000 -- 706538.46 30250.35--46538.46 40%和45% 960000 -- 1120000 88000.45--160000 三、关于解除劳动关系、提前退休、内部退养的一次性补偿收入的政策(一)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二)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计算公式: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 (三)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国税发【1999】158号文件规定计算纳税。 四、企业职工福利费个税处理 员工旅游个税 条例第十一条: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第四项所称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国税函【1998】155号 问:单位组织员工体检,并统一向体检单位支付体检费,体检支出由单位统一核算,未发放到个人名下,这类福利员工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任职受雇单位发给个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