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上).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评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一) 阿弗里德· 马歇尔(1842—1924)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著名的资产 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他于 1861 年入剑桥大学学 数学,毕业后在剑桥大学教数学,后转向研究经济学。1877 到 1884 年先后 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和牛津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1885 年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 学教授,直到 1908 年退休,在此期间还参与英国政府政策咨询活动。退休后, 仍从事研究和写作活动。《经济学原理》是他的主要著作,这本书在 1890 年出版之后,曾被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看成是划时代的著作。他们认为,马歇 尔在这本书中所阐述的经济学说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并把马歇 尔称作新古典学派的代表。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在资 产阶级经济学中一直占着支配地位。三十年代后,虽然这种支配地位让位于 凯恩斯主义,但是它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是现代微 观经济学的基础。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现的时候,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 渡的时期,是国际工人运动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继创立 的时期。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自从 1867 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后,以 往庸俗经济学的辨护理论已被马克思所揭穿,它们已经不能为资产阶级担负 起辨解的任务,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创立一些新 的理论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适应这种要求,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资产 阶级庸俗经济学中就出现了新历史学派和以威廉· 斯丹列、杰文斯、里昂· 瓦 尔拉和奥地利学派等为代表的边际效用学派。到了十九世纪末,马歇尔便吸 收各新旧庸俗经济学派的学说,写成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建立了一个以 折衷主义为特点的庸俗经济学体系。 马歇尔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当时英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状况也有着密切的 关系。英国是一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它在工业 和国际贸易上都居世界首位,但在七十年代后,英国经历了长时期的经济萧 条,工农业生产都发生了困难。与此同时,在国际上,德国和美国的工业有 了迅速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上成为英国强而有力的竞争者。为了保障国内外 的经济地位。英国垄断资本就加强了对国内工人的剥削,从而使英国工人阶 级的生活状况恶化,英国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有了新的发展。在这 种情况下,英国统治阶级也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学说,来为加强对工人阶 级的剥削作辨解。马歇尔的经济学说适应了这个需要。 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给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下了一个定义: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 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马歇尔 所下的这个定义和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说法并没有什么不同,同样把政 治经济学说成是研究人和财富的关系的科学。而且按照马歇尔的说法,财富 就是可以私有和进行交换的东西,这种私有则是根据法律和为法律所承认的 习惯而成立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歇尔又是以资本主又私有制永恒不 变作为前提来研究人与财富的关系的,从而明显地暴露了某经济学说的庸俗 性质。他还认为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高目的是为了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有所贡 献。他在本书开头写道:“现在,我们终于要认真地来研究:所谓‘下等阶 级’的存在究竟是不是必要的,就是说,是否必然有许多人生来就注定要做 苦工,为别人提供美好和文明生活的必需品;而他们自己却因贫苦和劳苦一 点不能分享到这种生活。”这段话说明了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完全是为资产阶 级服务的,他把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看作只是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会提高工 人的生活,避免劳动群众因贫困而走向堕落。 马歇尔不只抹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科学,而且他效法奥 地利学派,强调心理因素对经济生活的作用,认为经济学应该着重考察人的 心理和动机。在讨论经济学的对象问题时,他写道:“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 究在日常生活事多中过活、活动和思索的人们的学问。但它主要是研究在人 的日常生活事多方面最有力、最坚决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英国的 庸俗经济学历来是立足在边沁的功利主义的基础上,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实际 上也是如此。不过,在这方面他又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他把边沁功利主义 中的“快乐”和“痛苦”换成了“满足”和“牺牲”,认为这是人类动机的 两种形式。追求“满足”促进了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避免“牺牲”则制约 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在他看来,人类的经济生活就是由这两类动机支配的。 马歇尔又认为,人类的动机并不象过去经济学家想象的那样可以直接度量, 只有货币才可以作为衡量满足和牺牲的标准。在《经济学原理》中,他处处 从人的心理因素出发,而这种心理因素又处处被他直接用贷币来衡量。然而, 马歇永不但没有能够解释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