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兵卫与葫芦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花茎(jīnɡ) 侪辈(chái) 折价(zhé) 悄然无声(qiǎo)
B.绯闻(fēi) 删削(xiāo) 祛斑(qū) 好高骛远(wù)
C.下载(zǎi) 喟然(kuì) 创口(chuānɡ) 敷衍塞责(sè)
D.恪守(kè) 慰藉(jiè) 潦倒(liáo) 扛鼎之作(kánɡ)
解析B项,“削”应读“xuē”;C项,“载”应读“zài”;D项,“扛”应读“ɡānɡ”。
答案A
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兵卫与葫芦》中,前面的情节颇为 ,精彩却在最后 水面。清兵卫的葫芦,古董店 开价五块,校役却卖了五十块的好价钱,而古董店卖给当地的富翁价钱是六百块。 我们明白了先前清兵卫不被人理解的那份执着。?
A.平淡 浮出 居然 于是
B.平凡 浮出 竟然 于是
C.平淡 露出 竟然 从而
D.平凡 露出 居然 从而
解析“平淡”指(事物、文章)平常,没有曲折,符合句意。而“平凡”是与“伟大”相对的概念,一般指平常,不稀奇。“浮出”与“露出”都有“出现”的意思,但前者更显出循序渐进的过程。“居然”和“竟然”都有表示“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的意思,“居然”可用于主语前面,“竟然”语气稍轻,用于主语后面,谓语前面。“从而”用于有因果关系的复句中,“于是”一般表承接关系。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B.汉学家认为中国文学锦衣夜行,有客观因素,比如语言障碍;也有主观原因,比如说一些先入为主的阅读成见阻碍了对中国文学的接受。
C.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群体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根本原因是没有树立起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优先保护原则所致。
D.网购包装纸箱浪费惊人,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回收体系,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可以大幅提高纸箱回收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解析B项,“对中国文学的接受”缺少主语,应加上“外国人”。C项,“根本原因是……所致”句式杂糅。D项,“提高……意识”搭配不当,应为“增强……意识”。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 。 。 。 : 。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
A.①③②⑤④ B.④⑤③②①
C.④①⑤③② D.①⑤④③②
解析整段文字都在谈父亲教育的职责,先用对母亲的比喻加以区分,然后依次写父亲教育的内涵,冒号连缀③②句,②句是对③句的解说。
答案C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在想着葫芦,忽然眼前看见一件东西,使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子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做葫芦了。“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那老头子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
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上街上去看葫芦。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葫芦皮上冒出了许多水珠。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
5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记叙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到了痴迷的程度。
6第1段为什么详细地描写清兵卫加工葫芦的经过?
解析本题应该从对人物形象塑造所起的作用方面进行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秋后勤工作计划分析.doc
-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3.6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的判定和三角形的内切圆 教案设计.doc
- 关于面包的小常识.doc
- 2018-2019学年高三专题小练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问题(优质).docx
- 2019-2020年高三高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练习卷.doc
- 江苏省高邮市阳光双语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导学案设计(无答案).doc
- 直营协议2019.3(无封皮).doc
- 琵琶行并序教导课件.ppt
-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方法讲解:如何进行有关时间的计算.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年高二10月份阶段性总结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