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球评论
中世纪法学的扩用所有权学说
董 能
内容提要:扩用所有权是中世纪法学家在评注罗马法文本的过程中构建的一种独特
的物权学说。罗马法所有权制度无法适应中世纪独特的经济和土地制度,因此法学家们
尝试利用《国法大全》原文构建扩用所有权学说。在封建法和其他许多专门的土地制度
中,物的形式所有权和它的使用权相分离,二者分别构成独立的所有权。诸多在罗马法中
不属于所有权范畴的物权状态都被划归扩用所有权之列,形成十分庞大的二元所有权体
系。然而,嗣后的人文主义法学家认为这一学说背离了罗马法的本意,尝试建立新的、更
为严谨的物权体系来取代这一中世纪遗产。在近现代,这一理论因为不符所有权绝对、统
一、排他的原则而逐渐衰落,并为现代民法典所废除。然而,这一理论在当代法的某些领
域,其现实价值仍值得关注。
关键词:扩用所有权 所有权体系 罗马法 中世纪法学
董能,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研究生。
扩用所有权(dominiumutile)学说的提出及盛行,在欧洲中世纪市民法的发展历程中
占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在表面上似乎完全推导自罗马法文本:在中世纪法学家们的观念
中,诉讼(actio)和权利(ius)彼此间存在紧密的关系———既然在诉讼法中,为了保障所有
主对物的权利,存在着直接的(actiodirecta)和扩用的(actioutilis)对物请求返还之诉之
别,那么相应地在物权法领域也存在派生自这两种诉的直接所有权(dominiumdirectum)
和扩用所有权之别,前者根据市民法或万民法成为物的所有主,后者根据万民法成为物的
〔1〕
所有主。 如果要问哪些人被法学家们界定为扩用所有主,那么可以开列一份很长的名
〔1〕 参见 RogeriiSummaCodicis,liberIII,Dereivendicatione,inBibliotecaJuridicaMediiAevi.ScriptaanecdotaGlossa
torum,Bononiae1913,I:“直接之诉授予根据万民法或者自然法是所有主的人,根据万民法的有发现、先占、添
附;根据市民法的有时效取得;如果只是根据自然法是所有主,而他人是市民法的或万民法的所有主,那么拥有
扩用之诉……扩用之诉授予自然法的所有主,直接之诉授予万民法的所有主。扩用之诉授予不是所有主、但拥
有 iusinrem的人,诸如地上权人、永佃权人、承租贡赋地的人、士兵、未适婚人,这些人花费金钱已经购买了物,
被称作扩用之诉是因为源自法律的解释,而不是源于言辞;被称为直接之诉是因为源于判决、源于法律的字面。”
·98·
中世纪法学的扩用所有权学说
〔2〕 〔3〕
单,其中包括永佃权人、地上权人、账簿受让人、封臣、用益权人、 长期承租人 等。换
言之,凡是能够与土地、具体的物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关系的人,不管这种关系是源自罗
马法制度(例如地上权、永佃权),还是源自中世纪前期以来逐渐产生的习惯(例如账簿受
让、请地、封建契约等),都享有扩用所有权,均被称为扩用所有主。该学说在古典共同
法盛期成为法学家的一致意见,尤其在意大利和德国。直至 1812年《奥地利普通民法
典》(AllgemeinesBürgerlichesGesetzbuch,ABGB)仍以专文规定两种所有权人的法律
〔4〕
地位。
然而,这一理论在 16世纪的人文主义法学家那里遭到了极为严厉的质疑和抨击,当
时欧洲最知名、最权威的法学家们纷纷投入这场论战。这种新与旧、人文主义法学与中世
纪法学之间的对立、剧烈冲突但又不乏微妙联系和传承的关系,就使得扩用所有权理论成
为展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学方法和视野的差异和交锋的舞台。
一 罗马法所有权概念
在优士丁尼编纂的《国法大全》中,并未出现明确的所有权定义,然而这并不妨碍现
代学者从中提炼一些基本的罗马法所有权的原则。传统认为罗马法模式的所有权,可以
〔5〕
被定义为“统一的”、“抽象的”和“绝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