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WB145子模型分析.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Workbench14.5_子模型分析 主讲:赵九峰 信箱:zjf_2002@163.com 一、子模型分析介绍 子模型是得到模型部分区域中更加精确解的有限单元技术。 使用情形:用户关心的区域,如应力集中区域,网格太疏 不能得到满意结果,而对于这些区域之外的部分,网格密 度已经足够了。 原理:子模型方法又称为切割边界位移法或特定边界位移 法。切割边界就是子模型从整个较粗糙的模型分隔开的边 界,整体模型切割边界的计算位移值即为子模型的边界条 件。子模型基于圣维南原理。 未经主讲人同意,请勿复制和转载,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主讲:赵九峰 除了能求得模型某部分的精确解以外,子模型还 有以下几个优点: 它减少甚至取消了有限元实体模型中所需的复杂的传递区 域; 它使用户可以在感兴趣的区域就不同的设计(如不同的圆 角半径)进行分析; 它帮助用户证明网格划分是否足够细。 使用子模型的一些限制: 只对体单元和壳单元有效; 子模型的原理要求切割边界应远离应力集中区域; 用户必须验证切割边界和应力集中区域的距离应足够远。 未经主讲人同意,请勿复制和转载,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主讲:赵九峰 二、Workbench14.5子模型的应用: 子模型能够在版本14.5中直接实现,而不需在模块中添加 APDL 的命令流; 未经主讲人同意,请勿复制和转载,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主讲:赵九峰 整体模型通过复制,建立子模型,免去重复构造模型的麻 烦,而且子模型的边界条件可以直接从整体模型中提取。 未经主讲人同意,请勿复制和转载,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主讲:赵九峰 三、实例分析: 步骤1:构造一个整体模型,并进行分析; 未经主讲人同意,请勿复制和转载,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主讲:赵九峰 步骤2 :建立子模型分析模块,右键单击B3行的 “Geometry”,选择“Duplicate”; 未经主讲人同意,请勿复制和转载,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主讲:赵九峰 步骤3:观察发现,复制的模块中“Geometry”项和原来是 无关联的,这样就可以在复制的模块中对模型重新编辑。 在C3中单击右键,进入“Edit Geometry”,对复制的模型 进行编辑。 未经主讲人同意,请勿复制和转载,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主讲:赵九峰 步骤4 :在复制的模型,即子模型中,对模型的进行切 割,确定子模型的边界。我们通过复制,确保了子模型和 整体模型之间的坐标一致性。 未经主讲人同意,请勿复制和转载,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主讲:赵九峰 步骤5:点击C4行的“Model”,进入仿真模块,在子模型 中,删除所有的从整体模型中复制过来的边界约束(在子 模型内部的载荷和约束,需保留或重新施加),并对子模 型进行网格加密处理; 未经主讲人同意,请勿复制和转载,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主讲:赵九峰 步骤6:返回到工程项目界面,拖拉B6的“Solution”项到 C5的“Setup”项,这样整体模型的求解结果就能作为子模 型的边界条件。并进行更新。 未经主讲人同意,请勿复制和转载,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主讲:赵九峰 步骤7:双击C5“Setup”,进入子模型的仿真模块,右键单 击“Submodeling (Solution )”,选择插入 “Displacement”,当有温度载荷时候,也可以插入温度载 荷。 未经主讲人同意,请勿复制和转载,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