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强直性脊柱炎 制作者:杨永赞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ridylitis;AS) 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 病因学 1.遗传? 遗传因素在AS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2.感染? 近年来研究提示AS发病率可能与感染相关。 3.自身免疫? 免疫机制参与本病的发病 4.其它 创伤、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变态反应等亦被疑为发病因素。 【病理改变】 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理为原发性、慢性、血管翳破坏性炎症,韧带骨化属继发性修复性病变。一般病变始发于骶髂关节,逐步沿脊柱向上身延,波及椎间关节滑膜和关节囊,以及脊柱周围的韧带等软组织,发生钙化和骨化。病变可停止于任何脊柱节段,导致严重的驼背或称圆背,但也可强直于伸直位。 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16-30岁,很少发病于50岁以上。 初期病人感到骶髂关节痛和下背痛,向臀部和大腿放射;疼痛休息可缓解,活动时加剧。 晚期病例的脊柱僵硬可导致躯干和髋关节绻曲。 诊断标准 可疑AS为: ①年龄<40岁; ②持续3个月以上; ③腰背部不适隐匿性出现; ④清晨时僵硬; ⑤活动症状有所改善。 诊断标准 目前常用的AS临床诊断标准: 1.腰椎在前屈、侧弯、后仰三个方向皆受限。 2.腰椎或腰背部疼痛或疼痛史3个月以上; 3.胸部扩张受限,取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扩张≤2.5cm。 鉴别诊断 现已确认AS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两者有许多不同点可资鉴别。 〈具体见表格〉 表1:强直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要点A 表1:强直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要点A 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标准是什么? 早期:脊柱活动功能受限。X线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椎小关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 中期: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强直。X线显示骶髂关节呈锯齿样改变。 晚期: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固定。X线片显示骶髂关节融合,脊柱呈竹节样变。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的肾痹、“痿痹”“骨痹”、“督脉病”。病因以“肾虚督空”“感受外邪”“淤血阻滞经络之----督脉”为主。 导致病因归结如下 (1)风湿寒邪外袭 (2)湿热浸淫 (3)瘀血阻络 (4)肾精亏虚 日常姿势训练 1)站立 2)坐位 3)卧位 活动锻炼 ⑴深呼吸:每天早晨、工作休息时间及睡前均应常规作深呼吸运动。深呼吸可以维持胸廓最大的活动度,保持良好呼吸功能。 ⑵颈椎运动:头颈部可作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动,以及头部旋转运动,以保持颈椎的正常活动度。 活动锻炼 ⑶腰椎运动:每天作腰部运动、前屈、后仰、侧弯和左右旋转躯体,使腰部脊柱保持正常的活动度。 ⑷肢体运动:可作俯卧撑、斜撑,下肢前屈后伸,扩胸运动及游泳等。游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最适合的全身运动。 饮食调理 (1) 辛热食品 (2) 豆类:大豆、黑豆、黄豆等 (3) 果实食品 (4)鲜河虾500克,黄酒500克。做法:将河虾洗净后浸于黄酒15分钟,捞起,隔水炖服,分次食用,黄酒与河虾可同食。 中医治疗 【1】 阳虚型治宜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益气养血。 易齐治疗仪: 正通督脉,活经通络 主做肺俞,强化肺能 辅以小机激太渊,提高肺经功能 须腿部活络,气血下行,止痛活血 【2】阴虚型治宜滋阴清热、益肝肾、通经络。 易齐治疗仪 正通督脉,活经通络 主做任脉,助阳补阴 肺俞重点,提高肺能 通做带脉,滋阴助阳 腿部组合,气血下行 【3】虚寒型宜温肾祛寒,佐以活血止痛。 易齐治疗仪 主做腰肾部,提高肾气,激活肾能。 舒经活络,忌局部重点刺激 虚症不宜刺激过重。 【4】湿热型宜清热健脾利湿,佐以祛风止痛。 易齐治疗仪 主做心肺俞,行气除湿。 重做下肢,除风之重。 止痛活血,配以重点阴经之穴。 三阴交、阴陵泉 辨证论治 辨其证下其法 面诊 足诊 脉诊 手诊 此四法相结合 * * (+) (-) 类风湿因子 不明显 明显 家族史 30~50 20~30 年龄 女性多于男性 男性多于女性 性别分布 世界性 种族差异大 地区分布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 (-) 类风湿因子 不明显 明显 家族史 30~50 20~30 年龄 女性多于男性 男性多于女性 性别分布 世界性 种族差异大 地区分布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