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分布式发电技术06地热能及其利用.ppt

新能源和分布式发电技术06地热能及其利用.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事:杨贵妃入浴华清池(参见教材) 温泉是来自地下的热水,说明地球内部存在着某种形式的热能。如何利用这些来自地下的热能,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6 地热能及其利用 关注的问题 地球内部蕴藏着丰富的热能,这些能量是哪里来的? 地热资源的分布有何规律? 人类何时开始懂得地热能的利用? 地热能的利用方式有哪些? 地热发电的原理是怎样的? 地热发电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在哪里? 教学目标 了解地热资源情况和地热能利用的发展历史。 掌握地热能利用的主要方式和各自原理。 理解发展利用地热能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 §6.1 地热资源的形成 地球是一个巨大实心椭球体,体积约为1 万亿立方公里。 地球内部的热量,主要来自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是原子核能的释放过程。高速粒子的动能与辐射能在与其它物质的碰撞过程中转变为热能。 此外,热的来源还有潮汐摩擦热、化学反应热等,不过所占比重都不大。 §6.1.2 地热资源的概念 并非所有的地球内部热量都能作为能源进行利用。 小知识:大地热流(详见教材) 1)地表每年散发到大气的热量很多。但是太过分散,目前还无法作为能源。 2)还有很多热量埋藏在地球内部的深处,开采困难,也很难被人类利用。 §6.1.2 地热资源的概念 在某些地质作用下,地球内部的热能会向某些地域聚集,集中到特定深度范围内,有些能达到开发利用的条件。 §6.1.2 地热资源的概念 从技术经济角度,目前勘查深度可达地表以下5000 米, 深度在2000 米以内的为经济型地热资源, 深度2000~5000 米的为亚经济型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有明显的矿产资源属性,要开发和保护并重。 §6.2 地热资源的类型 1)热水型 —— 包括热水及湿蒸汽。 2)干蒸汽型 —— 高温蒸汽。 3)地压型 —— 高压水,压力一般可达几十兆帕。 4)干热岩型 —— 温度很高的岩石层。 5)岩浆型 —— 高温熔岩。 §6.2.2 地热田 80℃的地下热水,大致埋藏在2000多米的地方。如果想获得温度更高的地热资源,深度还要增加。 世界之最:最深的人工矿井(详见教材) 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地热田 盖瑟尔斯地热田(详见教材)。 第一个成功开发的大型热水田 怀拉基地热田(详见教材) 。 §6.3 地热能资源及其分布 地热能的总储存量为煤炭的1.7 亿倍,是一个庞大的热库。 据估计,全世界地热资源的总量大约为1.45×1026 焦耳, 相当于5000 万亿吨标准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更多数据,详见教材。 §6.3.2 世界地热资源分布 全球地热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但有一定的规律。 从全球地质构造观点来看, 小于150℃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则分布于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带、断陷谷和坳陷盆地。 大于150℃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出现在地壳表层各大板块的边缘。 §6.3.2 世界地热资源分布 环球性的板间地热带有4个。 (1)环太平洋地热带 许多著名的大型地热田都在这里,如美国的盖瑟尔斯;新西兰的怀拉基地热田;中国的台湾马槽、大屯地热田等。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缝合线型”。比较著名的地热田有: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热田,中国的西藏羊八井,等等。 §6.3.2 世界地热资源分布 (3)大西洋中脊地热带 是大西洋海洋板块的开裂部位。从冰岛至亚速尔群岛有许多地热田,其中最著名的是雷克雅未克地热田。 (4)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地热带 位于阿拉伯板块与非洲块板的边界,包括吉布提、肯尼亚等国的地热田,如著名的肯尼亚阿尔卡利亚高温地热田等。 各环球地热带的地理位置及与板块的关系,参见教材图6.5。 世界上主要的高温地热田,参见教材表6-1。 §6.3.3 我国的地热资源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世界上四大板块地热带中,两个经过我国版图(哪两个?)。 全国地热可采储量,是已探明煤炭可采储量的 2.5 倍,其中距地表2000 米以内储藏的地热能为2500亿吨标准煤。 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 目前,全国经正式勘查并经国土资源储量行政主管部门审 批的地热田有100多处。 每年全国可开发利用的地热水总量约60多亿立方米。 据现有资料,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可划分为7 个地热带。 (1)藏滇地热带 已经发现温泉700多处,高于当地沸点的热水区近百处。 这是中国大陆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带。 中国之最:中国温度最高的地热井。 (2)台湾地热带 中国地震最强烈、最频繁的地带。水热活动有100多处。 (3)东南沿海地热带 包括闽、粤、琼、浙以及赣湘的一部分。已有大量地热水被发现,一般为中低温地热水。 (4)鲁皖鄂断裂地热带 主要是低温地热资源,一般均为50~70℃。断裂的深部有较高温度的地热水存在。 (5)川滇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