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 育 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词源;教育的定义;教育的三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设计和编写教育计划、教科书的人员、教育管理者及教育活动参与者。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联系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教育的本质);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的特点;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定型的形式化教育
(古代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机构);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概念);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四、劳动起源学说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俄)、凯洛夫(俄)、马克思(德)
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为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子(名翟,字仲尼,墨家学派创始人);《学记》(《礼记》中的一篇);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3.西周:国学、乡学
形成 了“学在官府”(学术官守),“政教一体”、“官师合一”官学体系格局
形成了以礼记为中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4.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养士之风大盛(战国四君子: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
诸子百家争鸣、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儒、墨两家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稷下学宫是养士的缩影,由官家主办私家主持的学校,特点是学术自由。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直接促成了百家争鸣的社会盛况。;5.两汉:太学、郡国学
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为当时最高教育机构
东汉灵帝设立鸿都门学,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地方官学通常称郡国学或郡县学,始于景帝末年,武帝初年的“文翁兴学”;6.隋唐:科举制
建立了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馆:弘文馆、崇文馆;7.宋代:六大书院
国学: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
教育内容: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 《礼》 《易》 《春秋》 )
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8.明代:教学内容为八股文
八股文,是议论文的一种格式,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9.清:先科举,后废除;学校产生的条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昆体良(35——96,古罗马);古代国外教育
1.古印度:
僧侣是唯一的老师,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广设庙宇,使教育面向更多的群众
2.古埃及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设置最多是文士(书吏)学校;3.古希腊
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4.古罗马:
共和时期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内容是农民-军事教育
共各末期希腊语学校以希腊语、希腊文学为主
拉丁语学校中等教育为文法为主、高等学校为修辞为主
;5.中世纪欧洲
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为骑士七技(骑马、击剑、打猎、投枪、游泳、下棋、吟诗);(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裴斯泰洛齐(瑞士):《林哈德与葛笃德》
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
是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福禄贝尔(德国):《人的教育》
斯宾塞(英国):《教育论》;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当代教育学的流派;(三)教育学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美国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工作的能力。
标志:1964年,舒尔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