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气与气候》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七年级地理的基础章节,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教材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年龄特点,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生动化。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气候有关的图片、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从教学内容上看,本章包括“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四个部分。
一. 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理解)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了解、初步学会)
3.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了解、初步学会)
4.通过读图,叙述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降水的差异。(理解、学会、)
5.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学会)
6. 读图叙述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理解、学会)
7.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了解)
8.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掌握、学会)
9.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掌握、初步学会)
学习重点:
1. 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和气温分布图。
3. 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学习难点及突破建议:
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方法建议:教师先板图指导,再训练。要点是任一根风杆都指向两个相反的方向,风尾画在哪段,即指示哪个方向。如一根风杆指向东和西两个方向,如果风尾画在东端,那风向就是东风。)
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和气温分布规律。
(建议: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从图上去总结规律,解释好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而不是14时。解释:太阳穿过大气照射到地面,地面温度升高,地面又把热量传给靠近地面的空气。大气的受热,主要是受地面放出来的热量的影响,而不是直接来自太阳。就像太阳透过玻璃照到室内,玻璃并没增温一个道理。)
3. 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 (简单解释赤道、两极、大陆东岸、西岸降水多少的原因,注意从图上寻找规律。)
4.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会根据气温分布判断南北半球。 (最好通过回忆复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三因素分别对气温降水的影响,气温降水组合起来即气候。)
二、单元活动设计
(一)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1 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海尔兄弟》主题歌开始,师生同唱“打雷要下雨,下雨要打伞,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子……”使学生产生兴趣,引入新课。
方法2 同学们,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发动闪电站,未料到寒冬早到,士兵冻伤,连汽油也冻了,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了威力。而苏联红军利用冬季的有利条件,发动全线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这说明了在战争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而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一不与天气和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课前布置学生收听并记录近两三天的天气预报,课上进行播报展示。阅读材料3-2的资料,总结天气对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天气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天气对自已的上学、参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比一比:看谁答得快! 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电视、电话(手机)、广播、报纸、上网、看云识天气、农谚、节气……)
学生自主空间: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认识卫星云图;发挥想象,寻找规律,快速识记常见的天气符号。经过学生的准备后,进行天气符号抢答竞赛。
挑战主持人——争当天气预告员
学生模拟电视台天气预告节目主持人,播报课件显示出的城市天气状况。通过活动,学生能够看懂电视天气预告,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我阅读我收获——快速读课本56页文字,回答:有关空气质量的高低及污染指数等问题。展示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图片,引出活动——大自然的审判会。
原告:人类 主题:污浊的大气危害人类
被告:大气 主题:人类不合理活动污染了大气
法官:教师(评判)
要求:(1).原告与被告必须用事实证据指控对方,但过程中不得涉及与主题无关的内容;(2).声音洪亮、语言准确、逻辑清楚。
【提示文稿一 原告可从以下几方面举例控诉:
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影响农业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二).ppt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section A.ppt
-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9 蝉 学案设计.docx
-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建飞中学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docx
- 公开课课件图文转换.ppt
- 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9月)生物试题及答案.doc
-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10-I’d-like-some-noodles-Section-A》课件.pptx
- 人教版必修3 地理: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学案设计.doc
- 讲文明讲诚信讲团结讲和谐主题班会课件.ppt
- 《经济生活》第一课.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