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城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征求意见稿.doc

云南城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征求意见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 技术导则(试行) (征求意见稿) 2019-XX-XX发布 2019-XX-XX实施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51 - 前 言 本技术导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及《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要求,由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云南远景规划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省内相关高等院校、规划设计等单位共同制订《云南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本技术导则在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认真总结汲取云南省近年来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经验,充分考虑我省社会资源环境抗震防灾承载能力、地震地质背景、地形地貌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总结峨山、通海、丽江、鲁甸、景谷等地区历次地震震害经验,在广泛征求有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等有关国家技术标准,编制本导则。 本技术导则共分10章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城市用地、基础设施、城区建筑、地震次生灾害防御、避震疏散、紧急处置能力建设、附则。 本技术导则由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编制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导则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对技术导则有宝贵修改意见,请随时将有关修改意见建议和资料反馈至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抗震防震处(单位地址:昆明市红塔东路3号;邮政编码:650228;邮箱: ynszjtkzc@163.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吸纳。 本技术导则主编单位:云南远景规划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技术导则参编单位: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本技术导则主要起草人: 本技术导则顾问专家: 目 录 TOC \o 1-1 \h \z \u 1. 总 则 - 1 - 2. 术 语 - 2 - 3. 基本规定 - 5 - 4. 城市用地 - 10 - 5. 基础设施 - 16 - 6. 城市建筑 - 24 - 7. 地震次生灾害防御 - 28 - 8. 避震疏散 - 31 - 9. 紧急处置能力建设 - 37 - 10. 附 则 - 39 - 附录 - 40 - 总 则 1.01 【编制目的】为规范、统一云南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提高云南省城市综合抗震防灾能力,构建城市综合抗震防灾防御体系,最大限度减轻城市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结合云南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导则。 1.02 【适用范围】本技术导则适用于云南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其他大型工矿区、安置区、乡集镇等编制抗震防灾规划,可参照本技术导则。 1.03 【编制原则】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城市抗震防灾的实际需要,以人为本、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 1.04 【规划衔接】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应遵循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城市性质、规模和范围等,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详细规划同步实施、相互衔接。适用期限应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当难以同时编制或修订时,规划末期限宜一致。 1.05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除应符合本技术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6 编制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规划资质,应有规划、岩土勘察、抗震等技术人员参与编制工作。 术 语 2.0.1 工作区working district for assessment and planning 根据不同区域的重要性和灾害规模效应以及相应评价和规划要求对城市规划区所划分的不同级别的工作区域。 2.0.2 多遇地震 multiple earthquakes 多遇地震一般指小震,50年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值。 2.0.3 罕遇地震 rare earthquakes 罕遇地震一般指大震,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 2.0.4 抗震性能评价earthquake resista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r estimation 在给定的地震危险条件下,对给定区域、给定用地、给定工程或设施,针对是否需要加强抗震安全、是否符合抗震要求、地震灾害程度、地震破坏影响等方面所进行的单方面、综合性评价或估计。 2.0.5 群体抗震性能评价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