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一个“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之情;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的“无家客”“独”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也可这样作答:霜天月升,溪流潺潺,溪烟袅袅如云般洁白,自由流淌到野外的山寺前,诗人被这月夜美景吸引,起身欣赏,但举头望天,将一切美景收入眼中后却因想起自己背井离乡、羁旅漂泊的遭遇,不免产生思乡怀亲之愁,所以“不眠”。)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上海卷)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14.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古代诗歌基本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只要懂得什么是对仗就行了。 【答案】C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用典贴切,反映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B.颔联流露出诗人因家贫待客不周的歉意。    C.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D.全诗的语言清晰流畅,不见雕琢的痕迹。    【解析】本题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对诗歌的表现手法、诗人的思想感情、诗的语言特色等进行鉴赏评价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整体阅读诗歌,在读懂并深刻把握诗歌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结合运用排除法。   【答案】B 16.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时,既要理解“过”的表面意思,又要结合诗歌意境,运用想象的手法,感悟“过”的深层内涵和文学意象。 【答案】“过”字看似平实自然,实则巧妙(1分),它将黄莺、啼叫声、落花组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多重想象空间,如黄莺啼叫着飞过落花,黄莺的啼叫声穿过落花等(2分),进而引发诗人伤春惜时的感慨(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四川卷) 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首联的“晚岁”指晚年,老年;“不才”是自谦的说法,“华发”“萧萧”与“金罍”相映照,不平之气暗含其中。颔联用“延东阁”的典故,写自己官卑职微,难以有所作为。于是只好借酒浇愁,但却深感“寒无意”,道尽了壮志未酬的幽愤之情。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题目已经明确的“表达技巧”为“对比”,降低了试题难度。只需要指出有哪些对比,再分析其表达效果(情感、主题)即可。 【答案】颈联有三组对比:“佳”与“愁”,“久”与“偶”,“壮心”与“醉中”。其中,第三组对比稍难。回答时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对比的作用,再举例分析,最后总括。 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天津卷)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虽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②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1)本题考查通过鉴赏诗歌语言来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2)本题考查通过分析重要诗句把握诗人创作风格的能力。(3)本题考查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答案】(1)轻微、新鲜、清爽等 (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

文档评论(0)

55222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