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汽-云-降水(大气科学导论-张苏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ir Variable gas : water vapor Phase transformation (weather producer). Latent heat greenhouse gas 雨滴形状 雪 雪幡 雪花 雪花复杂形式 冻雨 冰雹 冰雹切片 为什么水汽和尘埃是大气的重要成分? 简述水汽相变的作用? 中云:透光高积云 蔽光高积云 荚状高积云 积云性高积云 絮状高积云 堡状高积云 中云:高层云 带有条纹或纤缕结构的云幕,有时较均匀,颜色灰白或灰色,有时微带蓝色。云层较薄的部分,可以看到昏暗不清的日月轮廓,看去好象隔了一层毛玻璃。厚的底部比较阴暗,看不到日月。由于云层厚度不一,各部分明暗程度也就不同,但是云底没有显著的起伏。 透光高层云 蔽光高层云 低云:雨层云 厚而均匀的降水云层,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布满全天,常有连续性降水。如因降水不及地,在云底形成雪(雨)旛时,云底显得混乱,没有明显的界限。 雨层云 碎雨云 透光层积云 蔽光层积云 积云性层积云 堡状层积云 荚状层积云 低云:层云 云底低而均匀的云层,象雾,但不接地,呈灰色或灰白色。 层云 碎层云 直展云:积云 垂直向上发展的,顶部呈圆弧形或圆弧形重叠凸起,而底部几乎是水平的云块。云体边界分明。 淡积云 碎积云 浓积云 秃积雨云 鬃积雨云 基本云型的小结 在水平线附近可过高估计云量,因为两个云之间的距离缝隙变小; 远处看,与降水无关的云比它们本来的显示厚和黑。因光穿过长距离,比近处的云吸收多。 卫星观测云 静止气象卫星 极轨气象卫星 红外测云示意图 可见红外卫星云图 水汽云图 降水的原因 任何形式的水(液或固态)从云中落到地面,称为降水。 有云不一定降水 云雨滴大小 典型大小(直径): 雨滴:2000微米 云滴:20微米 凝结核:0.2微米 云滴变大需要的相对湿度 凝结核 吸湿性凝结核,降低了饱和水汽压(称溶质效应)。结果RH100%,也能凝结。 不同大小凝结核,RH100%时,凝结开始,RH增大到100%时,曲率效应对大核作用可忽略,而对小核作用明显。 大的粒子可除去更多的水汽,使RH降低。而小粒子易蒸发,使RH增大。因此,小核曲率效应影响大,大核才可能变成雨滴。 一、碰并过程 大滴在路上与小滴碰撞和合并。 影响降水因素 液态水含量 滴大小的分布 云厚 云中上升气流 滴的电性和云中电场 二、冰晶过程 冷云 水滴与冰晶表面的饱和比较 水面与冰面饱和水汽压的差异 水汽转移过程 链式反应 主要类型包括: 毛毛雨,雨,雪,冰丸,冻雨,雹。 降水类型 雨 毛毛雨 雨 雨幡 阵雨 暴雨 连续性雨 酸雨 雨强 雨幡 大气科学导论 第五章 水汽、云与降水 张苏平 zsping@ouc.edu.cn 水汽的相变与作用 云的产生与雾 降水的原因 0.0001 0(CFCs) Chlorofluorocarbons 0.000009 Xe Xenon氙 0.01 0.000001 Particles 0.00006 H2 Hydrogen 0.04 0.000004 O3 Ozone 0.0005 He Helium氦 0/3 0.00003 N2O Nitrous oxide 0.0018 Ne Neon氖 1.7 0.00017 CH4 Methane甲烷 0.93 Ar Argon氩 355 0.035 CO2 Carbon dioxide 20.95 O2 Oxygen 0 to 4 H2O Water vapor 78.08 N2 Nitrogen Parts per million (ppm) Percent (by volume) Symbol Gas and particles Percent (by volume) dry air Symbol Gas Variable gases Permanent gases 1、水汽的相变与作用 水面上的蒸发 凝结核 云凝结核: 半径0.1微米 吸湿性 非吸湿性 火山灰,尘埃,盐粒,污染物 露和霜 霾 是一层灰尘层或盐粒层 平流雾 热空气移到冷表面形成。 辐射雾 低处的辐射雾:山谷雾 图:ENSO示意图 相变-潜热-气候变化 大气中的水循环 云的产生与分类 短波反射:阳伞效应 长波吸收:温室效应 引入气块的概念 上升气块膨胀冷却,下沉气块压缩增温。 P=ρRT 绝热过程:干绝热过程 干绝热减温率: 10 °C /1000m 干空气块或未饱和空气块的运动 绝热过程:湿绝热过程 湿绝热减温率:小于10 °C /1000m 运动过程中气

文档评论(0)

2001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