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四物理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ppt

实验十四物理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十三 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目的要求 了解常用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作用原理及其实验方法; O2对微生物的影响 2、紫外线对微生物的影响 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影响 * * 了解不同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实验方法。 基本原理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与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微生物处 于最适生长温度时,其生长速度最快;不适宜的温度可以导 致细菌形态和代谢的改变或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导 致菌体死亡。 根据微生物对氧的要求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专性好氧菌、兼 性厌氧菌、微好氧菌、耐氧菌和专性厌氧菌五种类型。 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随照射剂量、时间和照射距离的 变化而不同,剂量大、时间长、距离短时易杀死微生物;剂 量小、时间短、距离长时就会有少量个体残存下来,某些个 体会发生变异。 1好氧菌;2 厌氧菌;3 兼性厌氧/耐氧菌;4 微好氧菌 基本原理 常用化学消毒剂主要有重金属及其盐类、酚、醇、醛等有机化合物以及碘、表面活性剂、有机染料等。它们的杀菌或抑菌机制主要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者与酶的-SH结合而使酶失去活性。 本实验是观察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在一定浓度下对微生物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从而了解它们的抑菌或杀菌性能。 实验器材 活材料:表皮葡萄球菌悬液; 化学药剂:①2.5%碘酒, ②0.05%龙胆紫, ③0.5% 84消毒液,④0.25%新洁尔灭;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器材:无菌培养皿,无菌黑纸,紫外灯,滤纸片,移液器,镊子,记号笔,酒精灯,火柴,涂布棒,恒温培养箱 实验步骤 1、倒平板 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制成平板。 2、接种 用无菌移液管取0.2ml表皮葡萄球菌菌液于平板上,并用涂布棒涂布均匀。 3、加黑纸 打开皿盖,用无菌黑纸遮住部分平板。 4、紫外线照射 置紫外线灯下照射30分钟(打开皿盖),灯与培养皿距离约30~40cm。照射完毕,盖上皿盖。 5、培养 置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 6、观察 观察并记录培养基平板上的表皮葡萄球菌生长情况。 实验步骤 1、倒平板 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制成平板。 2、接种 用无菌移液管取0.2ml表皮葡萄球菌菌液于平板上,并用涂布棒涂布均匀。 3、标记 将上述已接种的培养皿用记号笔在皿底划成4等份,每一等份内标明一种药物的名称。 4、加化学药剂 用无菌镊子将圆形滤纸片分别浸入各种药液中,取出,除去多余药液后,以无菌操作将纸片对号放入培养皿的小区内。 5、培养 置37℃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 6、观察 记录微生物生长情况并取出测定抑菌圈大小,比较几种化学药剂的杀菌力强弱。 实验报告 请比较不同化学药剂对表皮葡萄球菌的致死能力,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0.25%新洁尔灭 0.5% 84消毒液 0.05%龙胆紫 2.5%碘酒 抑菌圈直径(mm) 药剂 表1 不同化学药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致死能力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