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州教育研究院 唐羊 为什么要读书? 教育现状 职业倦怠 弃学、厌学 在对一些中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半学生的理想还处在小学一年级的水平,有近30%的学生还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20%的学生将考进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作为自己的理想。但是没有一个学生对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规划。 书虽然不能直接帮你解决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角度。 读书的三个阶段 古人把读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5岁到15岁,讲究的就是诵读,就是你把它背下来,不需要理解,我们今天的大人为什么老期望让孩子理解它呢?就是希望他早熟,如果你把四书五经全文背诵一遍的话,当你成人的时候,你就会知道经典对你的好处。 马未都 第二个阶段是15到25岁,相当于今天的中学到研究生毕业,这个阶段讲究的就是学贯,要求你学会贯通,横向联系,你学数理化的时候,知道哲学对于数理化的指导作用,你学习哲学的时候,知道文学的表达,知道美学的表达,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阶段就是25到35岁,这十年讲究的是涉猎,一定要看不是你专业的东西,专业的东西都没有用了,这时候一定是看非专业乃至超出你专业的东西,这就是人生读书的三个阶段。可我们今天的社会有多少人,有多少教育官员知道这些呢? 我们的教育提倡死记硬背,特别不注重方法。比如读书这事,中国人现在不爱读书了,国际上有一篇文章说中国人就看iPad,什么书都不看。我前两天坐高铁,在车里溜达了一下,想看看有多少人读书。真不幸,我那车厢里就我自己拿一本杂志,剩下的人除了手机就是iPad。那大家是不是拿着iPad看书呢,我过去一看,基本上都在那儿切西瓜。当然我们看的都是一个局部,但是这个局部足以说明我们的问题。 中国人为什么不爱读书呢?是因为没这个习惯。那中国人为什么没有读书这个习惯呢?是因为被家长和老师逼的没有这个习惯。你看外国人带着孩子去买书, 4、5、6岁的孩子,一进书店自己挑,喜欢哪本买哪本。中国家长一定不是这样,中国家长把孩子领到书店,这孩子捧了一摞书先给家长先审查,家长就说这本太浅,那本没意思,都扔了。但其实孩子的兴趣是第一位的,应该他喜欢哪个,你就让他看哪个,一旦他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你想剥夺他这个习惯都很难,慢慢他就知道哪本书有用了,他就去主动读。如果我们养不成读书的习惯,而变成现在网络的快速浏览,快餐文化,我觉得就真的没什么希望了。 这张著名的照片曾经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1940年10月22日,位于伦敦肯辛郡的“荷兰屋图书馆”几乎被德军炸成废墟。三位绅士静静地站立在废墟中,安详地读书。在当下这个浮躁娱乐化的时代,缺少的就是这样宁静的心灵和定力。 为什么要上学? “爸爸,为什么要上学呢?” 大儿子上学不久问我。? 我:儿子,你知道吧?? 一颗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 十年的树可以做檩条。? 二十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 ? 如果上6六年学,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 如果上9年学,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 如果上12年学,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 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知道了吗? 大儿子:知道了。 我: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 大儿子:丢人。 我:儿子,不丢人。 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 后来大儿子说,那次谈话印象深刻。跟孩子交流既不需要威逼,也不需利诱,孩子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以世界为课本 福州教育研究院 唐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