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第4章 临床用药中药效学问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些受体各有不同的亚型(如肾上腺素受体),除去有针对该受体各亚型的选择性激动药和(或)拮抗药之外,也有一些能同时作用于该受体各亚型的无选择性的药物。 有时同一种药物能和几种不同的受体结合而引起效应。 有时同一种受体可以为几种不同的药物所结合。 受体特异性的相对性使得许多药物除有治疗所需的作用外,同时可能出现副作用甚至毒性。 为了防止或减轻临床用药时的副作用,除开发作用选择性更强的药物外,可以在副作用的机制水平或症状水平采用有针对性的联合用药,也可以在用药剂量上巧作安排。 七、受体的调节 历史上曾用来说明受体与配体的特异性的锁与钥匙的概念已为科学的发展所修正。 受体的数目(或密度)可因其配体的存在与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调节变化。 向下调节(下调,down regulation):受体激动药的浓度增高时,受体的数目会适度减少 向上调节(上调,up regulation):激动药的浓度低于正常,或者受体被拮抗药阻断或因其它原因被抑制时,受体的数目会适度增多 受体与激动药结合的亲和力及激发反应的能力也可因受体分子结构、构型的修饰(如被磷酸化或脱磷酸化)、细胞膜流动性改变或G蛋白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调节性改变。 当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高(增敏)时,也能引起受体下调,而敏感性减低(减敏)时也能引起受体上调。足以引发受体调节变化的因素当不在少数。必须随时关注科学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并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考虑。 上述受体调节可以是该受体本身的配体所引发(叫做同种调节),也可能是其它受体的配体所引发(叫做异种调节)。 临床用药过程中病人病情千差万别,同时应用的其它药物也各不相同,足以引起受体调节变化的因素当不在少数。必须注意随时关注科学在这方面发展,并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考虑。 受体学说不仅理论性强,在临床用药中也有重要实用价值。以下只就几个问题加以讨论。 1.受体的调节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2.内源性配体对药效学的影响 3.协同和拮抗的新概念 4.病人整体功能状态的重要性 八、受体学说与临床用药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文献中所载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其强度、时间等资料都是根据实验室或临床研究结果的数据统计所得的均数或其它综合值。 众所周知,医学研究中许多事物现象都呈正态分布。药物作用也不例外,在个体上的表现必然会有差异。 其次,任何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都是在某种一定的条件(药物制剂,用药方案,机体状态和环境等)下进行的,如果这些条件有了改变,则个体差异就会更为明显。 在临床用药时必须考虑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研究用药的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才能得到良好效果。 本节将能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分为药物、机体状态和环境条件等三个方面略加讨论。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剂量问题 2.药物剂型问题 3.制药工艺问题 4.复方制剂(成药)问题 (一)药物的剂量 同一药物在不同剂量或浓度时作用强度有量的差别,如苯巴比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乙醇涂搽皮肤(30%降温、40-50%防止褥疮、70%杀菌)。 同一药物的不同剂量由于对不同器官的相对选择性不同,也先后表现出不同的药理作用,如阿托品,小剂量时表现口干、少汗;剂量加大时出现心悸、散瞳、面红;再加大剂量则可导致兴奋不安、神经错乱等中枢症状。 (二)药物的剂型 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或同一剂型不同厂家的产品,或同一厂家同一剂型的不同批号制剂,都可能引起疗效上的差异,如消炎痛胶囊;安体舒通微晶胶囊为20mg,其作用与过去100mg胶囊大致相同。 这种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在不同剂量时能发挥同等疗效的现象常用生物利用度来表示,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不同,药理作用就会产生差别,而生物利用度则与药物颗粒大小、晶型、填充剂的紧密度、赋形剂的差异等有关。 (三)制药工艺问题 (四)复方制剂(成药)问题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1.年龄 不同年龄的病人对药物的作用的反应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因为在机体生长发育以及衰老等过程的不同阶段,各项生理功能和对药物的处置能力都可能有所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老年人及儿童期尤其值得注意。 一、受体的基本概念 受体(receptor)是特异性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 受体可由一个或数个亚单位(subunit)组成,形成分子上的特殊立体构型,称为结合位点或受点(receptor site)。 受体是糖蛋白或脂蛋白构成的实体,存在于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 各种不同的受体各有特异的结构和构型。 受体上有多种功能部位。 受体的识别部位(recognition domain)能识别结构构型与受体互补的特异物质,并与之相结合而形成复合物。 能与受体结构互补并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称为该受体的配体(

文档评论(0)

189****16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