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y do we ne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t problem. 為什麼會有環境問題 人口與科技 環境問題 環境污染(pollution): 人為排放有毒物質,破壞環境中的自然平衡,改變原有的生態結構,惡化人類生活環境。污染物質又沿著食物鏈,濃縮進入人体,進而傷害人体健康。 環境破壞(destroy): 因人為因素的土地開發、建設所導至人類維生環境系統大規模改變或喪失。 Defini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目前被大多數學者接受之定義為滿足當代需要且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机會(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三向度均衡)。作法上需執行: 1. 限制(limitation); 2. 資源循環再生利用; 3. 環境倫理; 4. 保育(conservation)之落實 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永續指標 將消費轉換成相關土地面積計算出特定族群行為對生態的衝擊。 aai=ci(公斤/人)/pi(公斤/公頃) =公頃/人,ef=aa1+aa2+aa3+…..aai。 生態足跡=消費行為土地面積 生態標干=具生產力面積組合 放假時,搭飛机由倫敦到加拿大首都,全程6102km(單程),製造2379kg 的二氧化炭,需一顆大喬木吸收3年,或同時間10000棵來吸收。 生態足跡與觀光 非侷限於地域性 運輸、活動土地、住宿餐飲土地、食物與衣物 Seychelles-five star destination EF category of this study 交通 (energy infrastructure) 餐飲住宿空間與耗能 (area required for rooms, restaurants, fossil energy for cooling, heating, desalination…..) 活動 (attraction, entertainment, sport) 食物與衣物 (cropland, sea space, forest, pasture) Result Infrastructure-105m2 *(117690人) Fossil energy- 17373m2*(117690人) 97%for air transport Food and fiber- 1086m2*(11760人) 整体超過世界生態足跡平均65英畝 Climate對seychelles的影響 Economy exchange對seychelles的影響 Five star hotel對seychelles 的影響 觀光遊憩和國際性環境重要議題的思考 Q:觀光遊憩活動是否會增加下列環境問題的惡化? (Ⅴ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Ⅴ )臭氧層(O3 layer)的破壞 (Ⅴ )酸雨 (Ⅴ )沙漠化 (Ⅴ )生物絕种 (Ⅴ )森林消失 Q:下列環境問題的是否會影响觀光遊憩活動品質? (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 )臭氧層(O3 layer)的破壞 ( )酸雨 ( )沙漠化 ( )生物絕种 ( )森林消失 * * 尋求維護環境以維持人類生存所需系統的永續性 環保時代 20世紀60年代以後 改變環境、開發與控制自然,但漠不關心自然 工業社會都市人 18世紀後半 尋求利用或馴伏自然的方法,種下今日的環境問題 農業社會 約1萬年前 依賴及尊敬自然 狩獵及食物收集 約4萬年前 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人類文化特徵 距今年代 環境問題 綠島生態旅遊生態足跡為7.16(公頃∕每人),超過生態標竿達5.46(公頃∕每人) 台灣地區的生態足跡為4.673(公頃∕每人) 全球生態標竿1.7(公頃∕每人) 世界生態足跡2.34 (公頃∕每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文献产后出血护理论文与产后出血的护理论文:产后失血性休克继发急性肺.doc VIP
- 2002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部件现场设置情况、控制类设备联动编程、消防联动控制器手动控制单元编码设置记录.docx VIP
- 致动C+无线使用说明书.pdf VIP
- 西安宇立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行业竞争力评级分析报告(2023版).pdf
- 2.3 黑龙江省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PPT.pptx VIP
- 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doc VIP
- 质量保证记录控制程序.doc VIP
- DPD原理及实现全解.ppt
- 不符合情况纠正措施.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