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品质量法及相关知识;主要内容;一、产品质量法概述;产品
本法第二条规定:“产品是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此外,将初级农产品、建设工程、军工产品排除在外。
初级农产品:慈橙、三华李、稻谷等。
建设工程:整栋大楼、整座桥等。
军工产品:航空火箭、枪支弹药等。
;产品质量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产品质量”定义为:产品“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
通俗来说,产品质量体现为性能、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卫生性等。
产品质量问题可概括为:
(1)产品不适用
(2)产品不安全;(二)产品质量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二)产品质量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从空间上讲:《产品质量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从主体上讲:适用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用户、消费者以及监督管理部门。第六十一条规定,运输者、仓储者也可能成为主体。
从客体上讲:只适用于前面提到的产品;制定《产品质量法》的宗旨是: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为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产品质量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有限范围原则
(2)统一立法,区别管理的原则
(3)实行行政区域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属地化原则
(4)奖优罚劣的原则;二、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简称监管);(一)产品质量监管体制;(一)产品质量监管体制;(一)产品质量监管体制;(1)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2)产品质量标准制度
产品标准
(3)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产品质量认证、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二)产品质量监管体制的内容;(2)产品质量标准制度
产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其中国家标准分为:国家强制标准和国家推荐性标准。
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标准进行标准登记,未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必须制订企业标准并备案登记,不得无标生产。;(3)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产品质量体系认证:
1、产品质量认证的概念
产品???量认证是指依据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经过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形式,证明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要求的活动。
2、产品质量认证的法律依据是:国家产品质量法和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二)产品质量监管体制的内容;自愿性认证包括: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环保认证等;(二)产品质量监管体制的内容;(三)产品质量监管检查制度; 3、样品
抽查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随机抽取,执法抽查,样品由被抽查者无偿提供,监督抽查需购买样品;
检验合格的样品除因检验造成破坏或损耗之外,在检验工作结束且无异议后一个季度内必须返还,同时通知被检查单位解封作备样的封存样品;
对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拒绝。;4、抽查规则
上级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仅限于监督抽查)
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国家机关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得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不得以对产品进行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
对抽检产品检验,禁止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检验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
;三、生产者与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 2、产品标识应当符合法律要求
产品标识是指用于识别产品或其特征、特性所做的各种表示的统称。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对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的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2)应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和厂址;
(3)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的,应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一)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4、法律禁止生产者从事的行为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九至三十三条规定
(1)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2)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3)生产者不得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4)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三到三十九条规定
1、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如果在验收中发现产品的质量、品种、规格、产品标是不符合规定,销售者应当提出书面异议,要求供或方予以解决;如果需方不提出异议的,责任由其自负。
2、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销售者应当根据产品的特点,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晒,对某些特殊产品采取控制温度、湿度等措施,确保其销售的产品不变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