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矛盾修辞 “ 艺术的二重性是人的二重性的必然结果” 《声音》 我悲哀时大笑,我欢乐时哭泣, 在最美的酒中品尝甘美滋味; 我又经常去把事实当作谎言, 抬眼仰望上天却又跌进窟窿。 推荐阅读书目: 波德莱尔《恶之花》.郭宏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郭宏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波德莱尔《美学珍玩》.郭宏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波德莱尔《私密日记》.张晓玲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波德莱尔《浪漫派的艺术》.郭宏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克洛德·皮舒瓦、让·齐格勒《波德莱尔传》.董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波德莱尔 与《恶之花》 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 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他在理论上,更在创作实践上为象征主义诗歌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波德莱尔可视为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前驱之一。 主要经历 生于巴黎,六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改嫁他人。波德莱尔陷入深深的孤独之中。 发表画评《1845年的沙龙》《1846年的沙龙》,以其新颖的观点和精辟的分析震动评论界。 1848年,参加法国二月革命,革命失败后陷入悲观。 1852年翻译美国故事家和诗人爱伦·坡的五卷作品,从中发现了一个和他极为相似的天才。 1857年发表酝酿15年之久的诗集《恶之花》。 被指控为伤风败俗,亵渎宗教,上了法庭,最后被迫删去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六首。 1861年, 《恶之花》新增了32首再版,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遗著: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评论集《美学珍奇集》、《浪漫派艺术》,散文作品《私人日记》、《人造天堂》等。 蒙巴纳斯公墓深处的波德莱尔纪念碑 《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英译为The Flowers of Evil ) 波德莱尔唯一的诗集,被认为是19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诗集之一,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诗集共157首,分为六个部分:《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死亡》。 主题: “恶”——不仅指邪恶、罪恶,也有忧郁、痛苦、病态之意。 “花”——善与美。 《恶之花》系统而有序地刻画了一个诗人探索人生的心理历程。 波德莱尔:“这不是一本纯粹的合集,它有头有尾。” 内容: “忧郁与理想”: 分量最重,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二。诗人耐心而无情地描写和剖析自己的双重灵魂,表现出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作的努力。 “巴黎即景”: 是一幅赤裸裸的工业社会大都市的写真画,在这一部分里,忧郁和理想的斗争让位于邪恶与善良的斗争。诗人眼里的巴黎是一个充满敌意和丑恶的人间地狱 “酒” 诗人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里都找不到安慰,只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刺激自己的幻觉,建造一个“人造天堂”。 “恶之花” 诗人深入到罪恶之中去体验生活,但是摆脱不了精神压抑。 “叛逆” 诗人心寒了,他在这充满变态的性爱和邪恶的肉欲中挣扎,并开始奋起反抗。他责问上帝,歌颂撒旦,支持该隐的子孙升上天堂,要“把上帝扔到地上来”,但天主毫不理睬。 “死亡” 诗人向往那“陌生”和“未知”之处,把死亡当作是最后的挑战和唯一的希望,当作是自然强加给人们的必然命运,是温馨的天堂和永恒的作品。 特点——1、“审丑(恶)” 诗人第一次把大都会的生活和丑陋事物带进诗歌王国,大量描写“恶”: 社会之“恶”——现实的丑恶、环境的险恶以及形形色色的罪恶 《给一个赤发的女乞丐》《小老太婆》 《尸骸农民》《黄昏》《赌博》《黎明》 自然之“恶”——骷髅、毒药、幽灵、死亡 《快活的死者》《腐尸》 人性之“恶”——人原始或反常的欲望 《累斯博斯》《被诅咒的女人》 《女巨人》《给一位太快活的女郎》 精神之“恶”——厌恶、失意、忧郁、萎靡 不振等“无聊”的世纪病 《致读者》 特点——2、化“丑(恶)”为“美(花)” 波德莱尔的审美思想 “诗的本质不过是、也仅仅是人类对一种最高的美的向往” 美在于主观方面,它是主体精神性活动的表现。 绝对美和特殊美 “构成美的一种成分是永恒的、不变的,其多少极难加以确定;另一种成分是相对的,暂时的,可以说它是时代、风尚、道德、情欲,或是其中一种,或是兼容并蓄。” “残酷而恶毒的美” “那个真善美不可分离的著名理论不过是现代哲学胡说的臆造罢了” “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这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