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思维和竞争策略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子13 为什么大人物、大公司要聘请常年律师? 大人物、大公司对声誉十分看重,因而为一些不良人物或公司通过诽谤大人物、大公司企图迫使大人物、大公司花钱“私了”而获利。这是因为,尽管对于一些无端的指控,大人物、大公司可望通过法律手段(打官司)而出清了结,但打官司请律师会增加他们额外的成本。如果能花稍少一些钱“私了”,则既使自己清白又省钱,同时诽谤者也获得收入。 大人物、大公司为了避免这种无端的损失,干脆花钱请常年律师,律师费用已经一次性支付,打官司不会带来额外的花费。这是一个承诺行动,它告诉潜在的诽谤者,大人物、大公司一旦受到无端诽谤必定会让他们吃官司。这样,大人物、大公司因此承诺行动而使自己得到保护,避免了许多无端指控的发生。 例子14 如何以弱敌强 在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是很多的。在商业竞争中,以弱敌强也是经常会遇到的情形。在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的谋略策划中,盟军就面临以弱敌强的问题。盟军有两个可以选择的登陆目标地,一是多佛,二是诺曼底。德国守军在人数上超过了盟军,并且就军事进攻而言,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攻方与守方相比会处于不利的情形。 下面,将这种情形模型化。有一支军队准备进攻一座城市,它有军力两个师。守城军队有三个师。通往城市有甲、乙两条道路或方向。两军相遇时,人数居多的一方取胜,当两方人数相等时,守方获胜。假定军队只能整师调动。 攻方战略: a=两个师集中沿甲方向进攻 b=兵分两路,一个师沿甲方向进攻, 另一个师沿乙方向进攻 c=两个师集中沿乙方向进攻 守方战略: A=三个师集中守甲方向 B=两个师守甲方向,一个师守乙方向 C=一个师守甲方向,两个师守乙方向 D=三个师集中守乙方向 用“+”、“-”,分别表示胜和败,见下表 守方 A B C D a 进攻方 b c 表1 以弱敌强博弈 -,+ -,+ +, - +, - +, - -,+ -,+ +, - +, - +, - -,+ -,+ 用“重复剔除劣战略”分析: 进攻方无劣战略,但守方有劣战略,A劣于B,D劣于C,故守方不会采用战略B和C,剔除后的博弈变为: 守方 B C a 进攻方 b c 表2 守方剔除劣战略后的博弈 -,+ +, - -,+ -,+ +, - -,+ 攻方知道守方不会选A和D,他由此知道博弈变成上图所示。此时,攻方就有一个劣战略b,他剔除b后得到新的博弈,见下表: 守方 a 进攻方 b 表3 攻方剔除劣战略后的博弈 -,+ +, - +, - -,+ 此时,两方的形势是相同的,即攻方尽管开始在军力上劣于守方,但实际上它只要运用计谋,其获胜的可能与守方是相同的。 博弈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有力工具,真正大行其道是在70年代不对称信息下经济行为分析的兴起。不对称信息指一些局中人拥有别的局中人不拥有的“私人信息”,也就是说一些局中人知道别的局中人不知道的某些情况。下面用一些例子说明这种情形下的博弈行为。 四、不对称信息下的博弈 例子15 二手车市场为什么难以建立? 在发

文档评论(0)

donggui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