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课题组 PAGE PAGE 33 合 肥 45 中 课 题 结 题 报 告 目 录 TOC \o 1-2 \h \u 8647 一、课题研究背景 2 29785 (一)问题提出 2 17775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3 28263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21154 (-)责任意识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初中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为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4 14934 (二)有助于培养初中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4 32063 (三)有助于促进学校组织的文化建设,是实现我校办学特色及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5 24808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5 8559 (一)责任意识(responsibility) 5 2881 (二)责任感、责任心、责任意识之间的关系 5 16836 (三)实践 5 8131 (四)研究 6 10468 四、课题研究的达成目标 6 27928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 26340 (一)中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调查 6 14004 (二)中学生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6 7769 (三)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策略 7 30238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7 18148 (一)行动研究法 7 32704 (二)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 7 31058 (三)经验总结法 8 28441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8 14723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8 7543 (一) 准备阶段 8 5297 (二) 实施阶段 8 16306 (三)总结阶段 9 24274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10 27255 十、研究中的反思及今后的设想 10 28714 附录1 31262 《中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调研报告 13 3142 附录2 561 合肥四十五中学生责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17 9720 附录3 18942 《培养初中生责任意识的实践研究》教师论文名称和作者 20 4108 附录4 18160 《培养初中生责任意识的实践研究》学生优秀论文名称和作者 24 26830 附录5 19076 《培养初中生责任意识的实践研究》家长优秀论文名称和作者 26 16028 附录6 2327 学校荣誉 28 7697 附录7 2008 合肥45中学生意识的现状调查 29 32401 附录8 13225 开展提升中学生责任感主题活动前后调查部分数据对比 31 全国十二五课题《庐阳区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 《培养初中生责任意识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 课题组负责人:周宗华 撰稿人:金效奇 【摘要】 本课题将着眼中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初中生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意识的培养,使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爱护集体、关心他人、尊重自己的好习惯,从而,为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研究中,老师、家长、共同参与,快乐牵手。在政治课、班会课等课堂上开展责任意识教育活动,让责任意识教育渗透于课堂之中;通过校内活动,以升旗仪式等为抓手,讲先进事迹,树立榜样;通过校外实践活动,相信学生,适时放手,开发和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家校配合,共同促进;探索责任教育评价体系,多元评价,客观公正。责任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机遇,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手段,是一种发展自我分内和不得不做的事情。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教育者细心,认真和强烈的责任感。 【关键词】责任意识 实践 培养策略 【正文】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问题提出 十八大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古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历史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创建“和谐社会”、“责任政府”,还是提倡“诚信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都离不开对责任意识的认识和把握,尤其是对责任意识相关心理现象的深入研究,这是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的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引领时代,国家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参与国际竞争。而社会责任感则是指人们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而学校正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主阵地,特别青少年时期是加强社会主义责任

文档评论(0)

liuquan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