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害的防治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稻瘟病      稻二化螟和三化螟 稻纹枯病     稻负泥虫 稻白叶枯病    稻卷叶螟 稻胡麻斑病    稻小潜叶蝇 稻恶苗病     稻绿蝽 稻叶鞘腐败病   稻摇蚊 ;;稻恶苗病;;水稻烂秧;;;稻白叶枯病;;;稻纹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水稻叶尖枯病;水稻普通矮缩病;稻瘟病;;;;    一、苗瘟;    二、叶瘟;   ①白点型;    ②急性型;③慢性型:;    ④褐点型:;    三、叶枕瘟 ;   四、节瘟;   五、穗颈瘟和枝梗瘟;    六、谷粒瘟;    稻瘟病诊断要点;病原;初侵染来源:;农业防治  ①种植抗病品种 ②减少菌源 不播种带病种子 清除田间及田边的病稻草,并在 播种 前要处理完 不用病稻草苫房、盖窝棚、垫水 口、 捆秧等 ;③种子消毒: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50倍液,室温下浸种24~36 h,每日搅动数次,然后用清水浸种催芽 80%402抗菌剂8 000倍液浸种,早稻、中籼稻浸2~3天,粳稻浸种3~4天 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48 h ;④合理施肥 不偏施和过多施用氮肥,注意氮、磷、钾配比,施足基肥,早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酌情施肥。 ⑤合理排灌 以水调肥,促控结合,掌握水稻黄黑变化规律,插秧后根据土质排水晒田,肥田、黏重田可重晒,沙性田、瘦田轻晒或不晒 水稻分蘖期要浅灌,合理浅灌可促进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减少无效分蘖,使水稻植株体内可溶性氮化物减少,促进根系纵深生长。 ;药剂防治 ;;植物检疫对象 2019年在黑龙江的桦南县和隹木斯效区发生,是一种危险性的病害;症状;;;普通型:典型的叶枯型症状;急性型 ;凋萎型 ;中脉型 ;病原 ;初侵染来源; ;种植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地种植抗病、丰产良种;培育无病壮秧 ;秧苗三叶期和移栽前3~5d各喷药一次 零星发病中心的田块,应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 发病中心多的田块应全田喷药防治 在病害常发区,暴风雨后应立即喷药防治 ;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症状 ;;叶鞘发病;叶片发病 ;穗部发病 ;识别要点;病原;初侵染来源 ;传播;农业防治 ;农业防??;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 ;水稻烂秧病 ;水稻生理性烂秧有 ;水稻生理性烂秧有;;绵腐病 ;;立枯病 ;诊断要点;病原;腐霉菌 以菌丝、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菌丝或卵孢子产生游动孢子囊,孢子囊成熟后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靠水传播和侵染。低温削弱了秧苗的生活力,引起发病 镰刀菌 以菌丝、厚壁孢子的形式在多种寄主病残体上及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在病苗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丝核菌 以菌丝、菌核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以菌丝蔓延传播和菌核随流水传播 ; 精选种子 避免用有伤口的种子播种,要适期播种 做好种子处理,培育壮苗,提高播种和育苗技术 秧田水层过深,播种后发生“浮秧”、“翻根”、“倒苗”等造成烂秧的,要立即排水,促进扎根 搞好肥水管理,避免用冷水直接灌溉,在3叶期前早施断奶肥,切实掌握“前控后促”和“低氮高磷钾”的施肥原则。 ;防治立枯病可选用 5.5%浸种灵II号5000倍液浸种,对水稻立针期的立枯病有显著防治效果 播种覆土后,可选用5.5%浸种灵II号3000~5000倍液2~3 kg/m2药液喷洒 也可选用30%土菌消水剂3~4 ml/m2加水3 kg,在播前浇透水后喷雾 ;防治绵腐病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0.2%硫酸铜液1500 kg/hm2,喷药时应保持浅水层;如绵腐病严重时可将秧田换水冲洗2~3次后再施药,或在进水口处用纱布袋装硫酸铜100~200 g,随着水的流动溶入秧田。 ;稻曲病;症状;识别要点;;病原;病原;初侵染来源 ;农业防治 ;药剂防治;水稻恶苗病;水稻恶苗病; 选用抗病品种 多菌灵或浸种灵浸种 及时拔除田间病株 不用病稻草捆秧或作覆盖物 加强栽培管理   ;叶、穗颈、枝梗、谷粒均可受害 在受害部位产生椭圆形或长圆形 褐色至暗褐色病斑 病斑边缘明显,大小似芝麻粒 潮湿时病部产生黑色绒毛状霉 ;;病菌以分生孢子沾附在种子表面或病稻草上 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病稻草的组织中越冬 由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 ;选用抗病品种 深耕改土 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要注意氮、磷、钾的配比 药剂防治参照稻瘟病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