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如重枣”、“钻其核”、“相公”与沽早释义.docVIP

“面如重枣”、“钻其核”、“相公”与沽早释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面如重枣”、“钻其核”、“相公”及“沽早”释义 摘要:“面如重枣”是《三国演义》形容关羽相貌的一句话,后来被许多小说借用,影响很大,但当下学界对其含义却模糊不清。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重枣应该为“挣枣”。此外《世说新语》中的“钻其核”及《风月梦》中“相公”的释义也亟待修正。《醒世姻缘传》的“沽早”应该为“沾早”之误 关键词:面如重枣;钻其核;相公;沽早 Explation of Face like Zhong Date,Drill the core,Xiang Gong and Gu Zao Liu Hong Qiang Zhao Peng (School of Arts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ty,Jinan,Shandong 250014,China) Abstract: Guan Yu’face is like Zhong date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The zhong date is used widely by many novels later and has a powerful influence.But Misunderstanding of for zhong date exists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academic field.From the point of folklore,zhong date means zheng date. The meaning of drilling core in Shi Shuo Xi Yu and xiang gong in Feng Yue Dream subject to correction.Guzao should be zhan zao in Xing Shi Yin Yuan Zhuan. Keywords:face like zhong date;drill core;xiang gong;gu zao 一、“面如重枣”释义 《三国志通俗演义》称关羽“面如重枣,唇若抹朱” [1](P5).“面如重枣”成了关羽面貌的特征,那么什么是“面如重枣”呢?这里还有很多内容是要探讨的。我们先看看《汉语大词典》的解释,“重枣”: 深暗红色的枣子。常用以形容人的脸色。 宋无名氏 《百宝总珍集·江猪牙》:“江猪犹如重枣色,象牙粗细有两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面色深如重枣,眼中光射流星。”《三国演义》第一回:“﹝ 关羽 ﹞面如重枣。”[2](P6081)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重枣”表示红色或深红色。问题在于为什么“重枣”表示这个颜色?“重”在这里何意?如果有“重枣”,那为什么没有“重梨”、“重桃”? 也有人认为是重阳时的枣,但也有人指出,这时的枣早已经落尽了,不值一辩。因此“重枣”还是让人难以理解。沈忱先生《煮酒品三国》中《侃侃“面如重枣”》就表示“这个‘面如重枣’就有点令人难以理解”[3](P231)。确实如此,大多数人都感到难以理解,不过都囫囵而过。 曾良先生《明清通俗小说语汇研究》说:“在近代汉语的小说语料中常可看到‘面如重枣’一语,用来描写人的容貌,其确切含义是什么,一时费解。”[4](P101)曾良先生在查找了大量文献后,在明酉阳野史《三国志后传》第27回找到有人“面如垂枣”,于是曾先生得出,“面如垂枣”就是指国字脸,盖垂枣比较饱满,两端都略鼓出,像人的饱满的天庭和下巴[4](P102)。其实这里的“垂枣”也难自圆其说,大概只是“重枣”的形误而已。 从曾先生的文章中还得知有的文献还写作“面如熏枣”,(大概也是“重枣”的形误)可谓五花八门。 笔者由所查阅得知,人们对“面如重枣”还缺乏明晰的认识。这表现在众说纷纭,且字典等工具书的解释并不让人满意上。事实上在明代就有人不太懂得“面如重枣”了。如容与堂本《水浒传》卷之十三中朱仝的相貌是按照《三国演义》中的关羽的形像塑造的,也是“面如重枣”[5],而《水浒志传评林》说其“面如红枣”[6](P133),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觉得“重枣”含义晦涩,不如改作“红枣”明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元明等较早文献中对关羽相貌的记载。在《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说关羽“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7](P377),并不言其面如重枣。然而在元代的三国戏当中,出现了“面如挣枣”。如 小将是黄文,特来请关公。髯长一尺八,面如挣枣红。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斤。(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8](P65) 家住蒲州是解良,面如挣枣美髯长;青龙宝刀吞兽口,姓关名羽字云长。(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9](P331) 关于何谓“挣枣”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