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开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开封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五月
目 录
TOC \o 1-2 \h \z \u 前 言 1
第一章 土地利用概况 2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3
第二节 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 4
第三节 土地利用面临形势 5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原则 7
第一节 指导思想 7
第二节 规划原则 7
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0
第一节 区域功能定位 10
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 10
第三节 土地利用目标 11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3
第一节 农用地结构调整 13
第二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14
第三节 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16
第五章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7
第一节 优先安排基础性生态建设用地 17
第二节 集中安排耕地与基本农田 18
第三节 合理安排林地与园地等城乡绿色空间 20
第四节 优化配置城镇工矿建设和产业集聚区用地 21
第五节 协调安排基础设施用地 24
第六节 保障生态与环境保护用地 24
第六章 加强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27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7
第二节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管制规则 30
第三节 加强对县级土地利用调控 36
第七章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42
第一节 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42
第二节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44
第三节 合理利用园地、林地 46
第八章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47
第一节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47
第二节 各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48
第三节 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52
第九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54
第一节 中心城区发展方向 54
第二节 优化中心城区布局 54
第三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模 55
第四节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55
第十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59
第一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 59
第二节 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 62
第三节 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64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7
第一节 法律措施 67
第二节 行政措施 67
第三节 经济措施 68
第四节 技术措施 68
第五节 完善规划体系 69
第六节 公众参与 70
PAGE 79
前 言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障开封市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对各类土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开封市人民政府编制了《开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全面分析了开封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明了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制定了各业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引导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
规划范围为开封市行政管辖范围,土地总面积6260.95平方公里,包括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金明区等五区和尉氏县、杞县、通许县、兰考县、开封县等五县。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基期基础数据采用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人口、经济、社会等数据主要来源于《开封市统计年鉴(2006年)》。
第一章 土地利用概况
开封市地处河南省中东部,黄河下游大冲积扇南翼,东临商丘市,西连郑州市,南接许昌市、周口市,北与新乡市隔黄河相望,土地总面积6260.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28199公顷。2005年全市总人口478.48万人,城镇人口155.96万人,城镇化率32.6%。
开封市地势平坦,海拔58-78米,北部是背河洼地、中部多为风积沙丘沙平地,西南部多为沙丘岗地和高平地,东南部为黄河泛淤平地。全市土壤有4个土类,有潮土、盐土、风沙土和新积土,潮土分布最广,其次是风砂土。土壤养分含量普遍偏低,中低产田面积大。本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丰富,雨热同期,年均降雨量627.5—722.9毫米,但降水时空分配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全市年地表径流量3.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ython数据分析及应用 课件 第3、4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函数.pptx
- 2025村道生命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中考现代文阅读——邓宗良《母亲的叶搭饼》.docx VIP
- 我国隧道盾构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doc VIP
- DBJ50_T-460-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企业评价标准(OCR).pdf VIP
- 食材采购配送服务以及售后服务方案.pdf VIP
- 2025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省级与地市级合卷) .pdf VIP
- 社会工作叙事治疗理论.pptx VIP
- 血气分析(一看就懂)ppt课件.pptx VIP
- 中国建筑业企业数字化研究报告(2024).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