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绘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18世纪绘画 一、概述 17世纪:强调打破和谐,主张真实自然的美,他们不再停留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所钟爱的宗教题材上,而是以世俗的人物画、肖像画、静物画等再现世俗生活的安定、富足和享乐。 18世纪:集中体现在室内装饰领域,运用轻柔的色彩、精细的曲线表现优雅、轻快而迷人的视觉效果。“新古典主义” 名作欣赏 吉普赛女郎,荷兰著名画家弗兰斯·哈尔斯的代表性作品,布面油画,创作于1628-1630年,尺寸58×52cm,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 在这幅画上,描写的是一个披散着黑发、穿着也比较随便的穷苦的吉普赛姑娘。她敞着领口,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好像什么都不在乎,无拘无束。画家采用了明快的大笔触,以加强形象的表现力。在这里,哈尔斯有意给这个女郎的脸上增加了一点红晕。看来她是刚喝了几口酒,呈现出一种兴奋的情绪,正在朝一个画外的人物调笑。这正是这幅具有风俗性的肖像画的特点。此外,形象尽管被描绘得很俏皮,但仍能显出女郎的豪爽性格。她是一个自由的、富有热情的吉普赛少女的典型。她没有思想的束缚,也不带有宫廷妇女的矫揉造作,相反,姑娘那种民间气质被画家以圆熟的技巧、热烈的色调准确地刻画出来了。 《夜巡》是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名画。现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馆。此画所描绘的其实是白天队长与副队长(画面中间两位人物)的景象,因光线昏暗而被误为是描绘夜间,画中人物确有其人,有些人认为此画暗藏某些故事另有深意。 《夜巡》一画作于1642年,尺寸为363X437厘米,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此画是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画的一幅群像。 伦勃朗最著名也最引起争议的画就是这幅《夜巡》。当时画坛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志愿军人的群像必须按照身分和军阶分配到画面的相对应的位置上。但伦勃朗一反陈规,此画的布局另辟蹊径,为志愿民兵群像的构思闯出另一条出路,超越订画人的要求,绘出活泼、富有生气的动人场面。 画面采取的是近舞台剧的形式,队伍纷纷涌上街头,画中两位身着不同服装的人走在队伍的前列,构成了画面的中心。他们一个身穿黑军服,头戴黑礼帽,披着红披巾,一个穿着黄色军服,戴着黄色的帽子。二人正在沉着镇静地商议问题,准备对整个队伍的行动作出决议。其他队员跟在他们身后,有的手持长枪,有的挥舞旗帜,有的在互相议论,队伍出发时的紧张气氛跃然纸上。在人群中还有一个形象鲜明的小女孩,夹杂在人群中惊慌失措的样子,是整个画面的意外插曲,其实有人认为她是光明和真理的化身,是唤起人们反抗异族统治的光荣记忆。不过整个画面除了两个队长和那个小女孩外,其他人物都被安排在了暗色调的中、后景中,光线明暗对比强烈,人物主次分明,画家着意留出了大量黑色的空白,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可是到了19 世纪,由于油画失色,表面的光油呈现黑褐色,有人误认为画家描绘的是晚上的场景,因此取名《夜巡》。后经专家鉴定,画家采用的是白天的自然光线,描绘的也是白天的场景。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或许是委拉斯贵支最为杰出的一幅肖像,画面中的人物是1644年登基的罗马教皇。在当时人的笔记中,这位教皇似乎从来就没有给人们留下过美好的印象,甚至他还被认为是全罗马最丑陋的男人。据说,他的脸长得左右不太对称,额头也秃秃的,看上去多少有点畸形,而且他的脾气也是暴躁易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难看而阴郁的人,在委拉斯贵支笔下却成为一个绝佳的描绘题材。1650年,委拉斯贵支再次来到意大利,为教皇留下了这幅珍贵的肖像。画家选择了教皇正襟危坐的情景,这与他的身份很相称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西班牙委拉斯开兹作于1650年。此画系应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请求而绘制。画面以鲜明的红色为底,具有一种威严感。画家准确地抓住人物在瞬间的复杂的内在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凶狠残忍的性格特征。 此画尺寸为140X120厘米,现藏罗马利来-庞斐利画廊。 在这幅肖像中,画家既表现了此人的凶狠和狡猾,又表现了这个七十六岁老头子精神上的虚弱。画面上的教皇,尽管脸上流露出一刹那坚强有力的神情,但是他放在椅上的两只手都显得分外软弱无力。画家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富有个性,从而给观众增加了很多的联想。 这幅作品的油画技巧也是十分出色的。画面上,火热的红调子表现了特有的宗教的庄严气氛;白色的法衣和红色的披肩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笔触十分流畅自由,表现出艺术家的高超技巧。当这幅肖像送给教皇时,教皇惊讶而又不安地说了一句话:“过分像了”。可见此画的高度写实和逼真。这幅真实,深刻的肖像杰作在罗马引起了轰动,许多人临摹它,象对待奇迹似地研究和欣赏它。 名 称:《倒牛奶的女人》 作 者:维米尔 创作时间:1656~1661 年 尺 寸:45.5 × 41cm 类 别:布面油画 收 藏:荷兰,霍兰,国立博物馆 十七世纪的这个欧洲女子,习惯了待在厨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