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法律史学教学大纲.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史学教学大纲 第一讲神权法思想与夏商法律制度 一、 中国法的起源 法源于天说。 法源于苗民说。 皋陶造律说。 法源于法源于定分止争说。 法源于习惯说。 刑起于兵说。 二、 礼?刑的产生 (一) 礼源于祭祀与习俗 1、 礼是部落祭祀活动的仪式程序。 2、 礼是风俗习惯的规范化。 (二) 刑起于兵 1、 约束部队。《尚书?甘誓》:“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2、 惩罚敌人、管理俘虏。蚩尤:《尚书?吕刑》(蚩尤)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則、則、 榇、霖(部落刑罚);黄帝:剣、月IJ、稼、縣、杀(酋邦刑罚)。 二、 夏商的神权法思想 (一) 受命于天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二) 天降典刑 《史记?宋微子世家》:在昔鳏埋鸿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从洪范九畴,常伦 所。鳏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常伦所序。 《尚书?盘庚》: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我先后绥 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兹了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乃祖乃父还,乃告 我高后曰:“作丕刑于朕孙! ”迪髙后丕乃崇降弗祥。 (三) 恭行天罚 《史记?殷本纪第三》: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尚书?汤誓》: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 Zo…….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 有攸赦。 (四) 神判 鬼神与法通过卜筮结合。 三、 夏商时期主耍法律制度 (一) 誓 廿誓、汤誓 (二) 禹刑、汤刑 《左传》: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四、 夏商法律制度特征 (一) 礼刑并立 1、 礼刑各司其职。礼是规矩,起教化作用;刑是惩罚,起威慑作用。 2、 出礼入刑。《后汉书?陈宠传》:礼之所去,刑之所取。 (二) 临时议制 《左传?昭公六年》: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第二讲礼治思想与西周法律制度 一、神权思想的改造与礼治思想形成 (一)西周对夏商神权思想的改造 《尚书?周书》: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惟不敬厥徳,乃早坠厥 《尚书?多士》:天命靡常,唯德是辅。 (二)礼治思想 《礼记?大传》:“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二、 西周法律制度 (一) 周公制礼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 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礼记?礼器》: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二) 西周刑罚 西周出现“九刑”,或认为是周公所作“刑书九篇”,或认为是墨、鼻IJ、宫、刖、杀、 流、赎、鞭、朴九种刑罚。 周穆王命吕侯(亦称甫侯)制定《吕刑》,有墨、則、非IJ、宫、大辟五刑,共三千条。 (三) 宗法制度 《左传?桓公二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四) 家长制一一婚姻制度 1、 婚姻的成立条件 (1)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奔者不禁。 (2) 婚龄。 (3) 同姓不婚。 2、 婚姻的缔结程序 纳礼、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 离婚 《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 言去;窃盗去。 《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三不去:有所収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 后富贵,不去。 三、 西周法律制度特征 (一) 礼刑并立 (二) 明徳慎罚 (三) 罪行非法定 (四) 等级差异 第三讲法家思想与东周秦代法律制度 一、 法家思想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生存力发展与贫富分化 (-)礼崩乐坏 (三)富国强兵梦 《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 社稷者不可胜数。 《史记?商君列传》:公孙鞅西入秦。商鞅以三代“王道”说孝公,语事良久,孝公 时时睡,弗听”。后商鞅复见孝公,说以鳩国之术的“霸道”,“公与语,不自知之前於席 也。语数日不厌”。后景监问商鞅何以说中君怀?商鞅回答说:“故吾以鴨国之术说君,君 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二、 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 (一) 法家代表人物 管子之“利出一孔”。 商鞅之“法”。 申不害之“术”。 慎到之势” o 韩非:法、术、势融为一体。 (二) 法家思想主要内容 人性恶;国、民相胜;弱民;利岀一孔;刑治主义;刑用于将过。 四、 东周秦代立法运动 (一) 郑国子产铸刑书 (二) 郑国邓析竹刑 (三) 晋国赵鞅铸刑鼎 (四) 魏国李悝《法经》 (五) 商鞅变法 五、 东周秦代法律制度特征 (一) 礼法分离 (二) 罪刑法定 (三) 刑无等级 六、 东周秦代“法治”思想批判 (一) “法治”的进步性 (二) “法治”的局限性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