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游戏中同伴交往行为的发展 巴顿(Parten,1932)将幼儿的游戏活动分成: 单独游戏(solitary play) 平行游戏(parallel play) 联合游戏(associative play) 合作游戏(cooperative play) 幼儿游戏的复杂程度和儿童的同伴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参与较复杂游戏的儿童,具有明显的亲社会倾向,而其攻击性和退缩性也是较低的。 二、同伴接受性研究 同伴关系的测量 直接观察儿童的行为; 询问其他人:老师或家长; 询问孩子(社会提名法); 二、同伴接受性研究 同伴接受性的影响因素 ①父母的教养行为 ②出生次序的影响 ③认知技巧 ④名字 ⑤生理特征 ⑥行为特征 * * For Example 与4岁的女儿天天相处是一件让珍妮感到非常幸福的事情。她那么乖巧、可爱,还非常愿意帮妈妈做事。她居然还给妈妈送了一个漂亮的洋娃娃作为生日礼物! “她是个典型的小女孩”。珍妮经常这样向朋友描述她的天天。最近,天天开始喜欢与邻居家长她三个月的小姐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了。看到女儿,珍妮经常想起自己的童年。 第八章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道德情感的萌芽 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自我的发展 自我概念的建立 自尊的发展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性别差异及性别角色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性别差异 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 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同伴关系的发展 游戏中同伴交往行为的发展 同伴接受性研究 人际冲突与社会性问题解决 最初的友谊 父母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 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攻击行为的发展 一、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3岁之前很难识别和命名图片人物或木偶的表情(Widen Russell, 2003)。 3-5岁期间,幼儿逐渐掌握了正确命名他人或木偶面部情绪的词汇(Widen Russell, 2003)。 情绪推理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在与成人的交流中学到了更多情绪理解能力,他们还会把这些知识转移到其他情境中去加以灵活应用尤其是在假装游戏中。 父母与幼儿经常地交流情感体验,将有助于幼儿更好得理解自己和别人的感受。与同伴的互动也促进了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当主观情感和客观线索有冲突时,学前儿童可能仍然无法理解。 图:经常以情感为主题与孩子进行交流将有助于孩子情感能力的发展。 一、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掌握 每一个社会都发展出了一系列为本社会接受的情绪表达规则。 ①最小化规则 ②最大化规则 ③面具规则 ④替代规则 3岁之前,儿童开始显现出一些有限的隐藏自己真实情绪的能力。 小学阶段,儿童才会逐渐理解情绪的社会规则。 情绪规范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 二、道德情感的萌芽 移情能力的发展 —霍夫曼(Hoffman,1987) 移情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普遍移情(global empathy):出现于出生后第一年,是一种无意识的、有时强烈的对别人情绪状态的体验。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的移情(egocentric empathy):在2岁左右出现,婴幼儿能区分自我与他人,能区分形成自我的表象和他人的表象。 第三阶段,理解他人情感而产生的移情(empathy for another’s feeling):约在2~3岁产生,幼儿开始能承担角色,使用语言,开始意识到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情感、需要及对事物的理解。 第四阶段,理解他人生活状况而产生的移情(empathy for another’s life condition):儿童不仅能从当前情境,而且能从更广阔的生活经历来看待他人所感受到的愉悦和痛苦。 影响因素 幼儿期移情已经发展,但移情并不总是产生助人行为。 移情最终是否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这与个人气质有关。 养育行为也同样影响着同情和移情能力的发展。 内疚的发展 内疚(Guilt)是个体的行为危害了别人,或违反了道德规则而产生的良心上的反省,是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 内疚有三个部分组成:情感性的、认知性的、动机性的。 伤害他人感到内疚的起码条件是能够达到心理上的分离,即具有一定的角色承担能力。 二、道德情感的萌芽 三、情绪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情绪的自我管理 情绪的自我管理(Emotional self-regulation)包括控制情绪、调节情绪觉醒状态到某个适合的紧张度以助达成目标。 3岁的幼儿就已经可以表演自己从未真实体验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