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油脂回酸、回色的原因探讨及应对措施.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精炼过程 包装过程 原料因素 原油制取过程 贮存过程 十、工艺过程不稳定 控制措施探讨 教训三、2012年6月18日DY-ZLXS-120615批次的一级大豆油回酸: 原因1:400吨精炼厂的生产日期在6月1日~6日,此期间因辅料凹凸棒粘土厂家欧佰特的卫生许可证到期,存货不多,故车间在6月份将添加比例调整为2:1:1,活性白土的添加量增大,因活性白土的活性度较高,导致返酸现象,已经在今年的回色课题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原因2:该期间生产的成品油未添加抗氧化剂在罐区储存半个月后才灌装。 3 精炼过程 包装过程 原料因素 原油制取过程 贮存过程 一、包装材料 1、PET材料: 透明度高(可以增强产品的感观) 透气性差(易于产品的保存) 无异味(不影响产品气滋味) 抗跌破能力强(便于运输、储存) 2、PVC材料: 透明度随PVC材料厚度而变化,越薄透明度越好。 有一定的透气性和PVC塑胶味,不及PET坚固,特别在低温条件下易裂。 3、PE材料: 白色不透明状,气密性差,不利于油脂的长期存放。 回酸回色因素及应对措施 3 精炼过程 包装过程 原料因素 原油制取过程 贮存过程 一、包装材料 4、马口铁: 不透明状,气密性好,利于油脂的长期存放。 抗跌破能力强(便于运输、储存)。 5、软包装: 气密性较好,利于油脂的长期存放。 成本低。 回酸回色因素及应对措施 现在小包装及中包装普遍选用PET瓶 3 精炼过程 包装过程 原料因素 原油制取过程 贮存过程 二、抗氧化剂 回酸回色因素及应对措施 人们对油脂氧化现象早有认识,可是对氧化机理的奥秘直至今天为止,尚未完全揭开。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有人逐步探入研究天然油脂自动氧化的反应历程,目前对油脂氧化认识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大气中氧对油脂的自动氧化、光敏激发氧化和天然氧化酶氧化,三者相互影响不可能孤立存在,总之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油脂抗氧化可分为天然和人工,前者在天然油脂中甚为普遍, 如豆油中α、γ、δ三种生育酚,总量在0.1~0.14%,麻油中含有芝麻酚,它们都是天然抗氧化物质,为防油脂氧化,人为加入一定物质统称为抗氧化剂。现在用得最广泛的是特丁基对苯二酚 (即TBHQ)。 3 精炼过程 包装过程 原料因素 原油制取过程 贮存过程 二、抗氧化剂 回酸回色因素及应对措施 抗氧化剂TBHQ国家允许添加标准是≤200ppm,经过实验,油脂中最经济有效的添加量是80ppm。大多数厂家都是在油脂灌装前添加,其实应在精炼完成后就立即添加,在灌装前不留防护空白。 3 精炼过程 包装过程 原料因素 原油制取过程 贮存过程 二、抗氧化剂 回酸回色因素及应对措施 24 23 23 20 11 巴西豆油3 29 28.5 28 26.5 14 巴西豆油2 33 33 32 28 16 巴西豆油1 41 40 40 32.5 20 美豆油2 40 40 39 31 18 美豆油1 AOM值(97.8℃)(小时) 150 100 80 50 0 添加量(ppm) 项 目 TBHQ添加量与AOM值关系 3 精炼过程 包装过程 原料因素 原油制取过程 贮存过程 三、充氮 回酸回色因素及应对措施 小包装油充氮是包装油未来发展趋势,目前有少量厂家有充氮设备,其他食品行业如糕点、方便面、茶饮料等已普遍运用。 3 精炼过程 包装过程 原料因素 原油制取过程 贮存过程 三、充氮 回酸回色因素及应对措施 0.027 0.9/9 未充氮 0.027 0.8/7.0 充氮 9月25日检测 白土添加量1.6%,产量390吨,柠檬酸150PPM,脱臭温度250.3度,直接汽1.4bar,水洗+预复脱色工艺。 0.021 0.5/5.0 ②#样8月14日生产 0.029 1.0/10 未充氮 0.029 0.8/7.0 充氮 9月25日检测 白土添加量1.6%,产量380吨,柠檬酸100PPM,脱臭温度246.1度,直接汽1.6bar,水洗+预复脱色工艺。 0.016 0.6/6.0 ①#样7月10日生产 生产条件 FFA% 色泽 项目 今年课题留样,在室温储存,留样为5升小包装瓶,装油样约2.5升。从以上数据来看,在充氮与不充氮条件下,充氮时返酸现象暂不明显,回色现象较为缓慢。 充氮与未充氮油品的对比(课题样) 3 精炼过程 包装过程 原料因素 原油制取过程 贮存过程 一、满罐与非满罐 回酸回色因素及应对措施 0

文档评论(0)

3344483c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