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其建设与发展则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兼容性、渐进性这4项原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GALILEO)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条码应用前景 条码技术具有使用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泛的优势,而且条码技术在物流行业应用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因此条码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水族馆中的RFID芯片鱼 射频技术概述 ★无线射频(RF) 也称无线射频或无线电射频技术,是一种无线电通信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 ★射频识别(RFID)技术 即射频识别,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利用无线电波对带有信息数据的媒体进行读写,并自动输入计算机的一种当今最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 ◇全自动快速识别多目标 ◇应用面广 ◇数据记忆量大 ◇环境适应性强 ◇可重复使用 ◇安全性能高 RFID系统的构成 阅读器 电子标签 主机系统 标签内置天线 RFID系统基本组成图 标签封装的多样性 腕带型标签 物流用标签 抗金属标签 动物用标签 其他标签 手持式读写器 台式读写器 RFID的基本原理 应用系统 阅读器 电子标签 指令 应答 指令 应答 主 从 从 主 数据流 RFID基本工作原理图 RFID的工作流程 FRID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的自动收费系统 交通督导和电子地图 停车智能化管理系统 邮政包裹管理系统 铁路货运编组调度系统 集装箱识别系统 RFID库存跟踪系统 GPS手表 *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GPS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一个基于卫星的无线导航系统。GPS利用分布在高度为20 200km的6个轨道上的24颗卫星对地面目标的状况进行精确测定,每条轨道上拥有4颗卫星,在地球上任何一点、任何时刻都可以同时接收到来自4颗卫星的信号,卫星所发射的空间轨道信息覆盖整个地球表面。 返回 GPS卫星星座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GPS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科学家在对其跟踪研究中,发现了多普勒频移现象,并利用该原理建成了子午卫星导航系统(Navy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NNSS),又称多普勒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从1973年开始筹建,于1989年发射正式工作卫星,并于1994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系统能在全球范围内,向任意多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全天候的、连续的、实时的三维测速、三维定位和授时。自1974年以来,GPS计划已经历了方案论证、系统论证、生产实验3个阶段,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 *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GPS的特点 1.定位精度高 2.覆盖面广 3.观测时间短 4.被动式、全天候的导航能力 5.操作简便 6.功能多,应用广 *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GPS的构成 1 .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2 .地面监控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3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GPS卫星星座由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的24颗(其中有3颗备用卫星)高轨道工作卫星构成,每个轨道平面交点的经度相隔60°,轨道平面相对地球赤道的倾角为55°。每条轨道上均匀分布着4颗卫星,相邻轨道之间的卫星彼此成30°,以保证全球均匀覆盖的要求。GPS卫星轨道平均高度约为20 200km,运行周期为11个小时零58分钟。 因此,地球上同一地点的GPS接收机的上空,每天出现的GPS卫星分布图形相同,只是每天提前约4min。同时,位于地平线以上的卫星数目,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相异,最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