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6
ICS 77.150.30
H62
GB/Txxxx-xxxx
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strips for terminals and connectors
(讨论稿)
FORMTEXT 20xx-xx-xx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FORMTEXT 20xx-xx-xx 实施
发布
发布
GB/T 8888
GB/T 8888-2002
PAGE 12
前 言
GB/Txxxx-xxxx
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的。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西春雷铜业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GB/T14594-xxxx
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端子连接器用铜及铜合金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091 铜及铜合金牌号和代号表示方法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 4340.1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5121 (所有部分)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GB/T 8888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GB/T 26303.3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 第3部分 板带材
YS/T 478 铜及铜合金导电率涡流检测方法
YS/T 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 483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
YS/T 66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YS/T 815 铜及铜合金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样的制备方法
YS/T 910 黄铜中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
3 要求
3.1产品分类
3.1.1牌号、状态、规格
带材的牌号、状态、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带材的牌号、状态、规格
牌号
状态
厚度
宽度
T2
1/4硬(H01)、1/2硬(H02)、硬(H04)、特硬(H06)
0.1-3.0
10-600
TSn0.1
1/2硬(H02)、硬(H04)、特硬(H06)
0.1-3.0
10-600
TMg0.5
1/4硬(H01)、1/2硬(H02)、硬(H04)、特硬(H06)、弹性硬(H08)
0.1-3.0
10-600
H62
1/2硬(H02)、硬(H04)、特硬(H06)
0.1-3.0
10-600
H63
1/4硬(H01)、1/2硬(H02)、3/4硬(H03)、硬(H04)、特硬(H06)
0.1-3.0
10-600
H65
1/4硬(H01)、1/2硬(H02)、3/4硬(H03)、硬(H04)、特硬(H06)、弹性硬(H08)、超弹硬(H10)
0.1-3.0
10-600
H68
1/4硬(H01)、1/2硬(H02)、硬(H04)、特硬(H06)、弹性硬(H08)
0.1-3.0
10-600
H70
1/4硬(H01)、1/2硬(H02)、3/4硬(H03)、硬(H04)、特硬(H06)、弹性硬(H08)
0.1-3.0
10-600
H80
/4硬(H01)、1/2硬(H02)、硬(H04)、特硬(H06)
0.1-3.0
10-600
H85
1/4硬(H01)、1/2硬(H02)、3/4硬
(H03)、硬(H04)、特硬(H06)、弹性硬(H08)、超弹硬(H10)
0.1-3.0
10-600
HSn71-1
1/2硬(H02)、3/4硬(H03)、硬(H04)、特硬(H06)
0.1-3.0
10-600
HSn75-2
1/4硬(H01)、1/2硬(H02)、3/4硬(H03)、硬(H04)、弹性硬(H08)、超弹硬(H10)
0.1-3.0
10-600
HSn88-1
1/4硬(H01)、1/2硬(H02)、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业标准《超高纯镉》(送审稿).doc
- 行业标准《超高纯锑》(送审稿).doc
- 国家标准《空调与制冷设备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送审稿.docx
- 国家标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7部分:铈、镧、钪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编制说明.docx
- 国家标准《铜包铝管》编制说明.doc
-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管材内表面碳含量的测定标准》讨论稿.doc
- 国家标准《线、棒、管拉模用硬质合金烧结品 尺寸》(送审稿).doc
- 国家标准《铱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铱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电流滴定法》(预审稿).doc
- 国家标准《铱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铱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电流滴定法》编制说明.docx
- 国家标准《铱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 铱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电流滴定法》实验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