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围产期窒息婴儿的颅脑.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围产期窒息婴儿的颅脑CT诊断 太和医院CT室    陈伦刚 概  述 正常新生儿脑CT特征 正常新生儿脑CT特征 围产期窒息婴儿的颅脑CT诊断 (一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二) 新生儿颅内出血 (二) 新生儿颅内出血 室管膜下出血 室管膜下出血 室管膜下出血 室管膜下出血  脑室内出血  脑室内出血  脑室内出血  脑室内出血  脑室内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下出血 硬膜下出血 脑实质出血 脑实质出血 CT随访  鉴于一些极低体重儿发生IVH时并无临 床症状,Milhorat建议对所有出生体重< 1500克的早产儿均尽可能在生后3天内常规 做CT,以早期做出诊断,早期治疗,减少 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 足月儿中发生IVH极少见,出血起源 可能与脉络丛及残留的胚胎生发层组织有 关。 (3)SA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蛛网膜下腔出血) 分原发、继发。原发病因与窒息及产 伤有关,足月儿常见。早产儿的SAH可无 症状,易被忽略;继发SAH更多见,与 IVH有关。  CT表现相同—沿直窦,半球内裂隙, 中脑裂池,基底池,小脑延髓池及脑表面 等处高密度。  新生儿SAH较成人易诊断,因大脑镰 的钙化罕见。在早产儿中,可能会将相对 密度高的大脑镰误认为SAH。SAH一般预 后较好。 (4)SDH(Subdural hemorrhage,硬膜 下出血)常因产伤引起,多见于足月儿。 CT表现为颅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  CT上可见三种类型:  A 天幕孔周围,与大脑大静脉、直窦及横窦撕裂有关; * * 目前围产期窒息在新生儿发病率、死 亡率中仍占很大比重,是新生儿死亡和以 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CT用于 新生儿颅内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 在多数国家已做为一种常规检查开展,填 补了新生儿窒息后在存活期间诊断不明的 空白。 有别于成人。随孕周的增加,新生儿的 脑CT表现有着发育阶段性的变化。 Picard等的研究曾得了如下结论:  颅骨:未完全骨化,密度低,可不对称。  脑膜:仅见到部分大脑镰。   脑室系统:显示相对不良,与脑室腔的 绝对容积小及脑室腔与附近脑结构的密度 相似不易分辨有关(层厚、机器等)。  蛛网膜下腔:早产儿腔隙较大,显示好。  脑实质:孕28w,整个大脑皮层呈低密 度,中央脑室周围、胚胎生发层组织密度 相对高。孕34w时基本同28w,但胚胎生发 层组织消失。孕39w时,除额叶密度仍相 对低外,余接近成人。 目前已知围产期窒息对中枢神经系统主要造成二种类型的损伤: 一种是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the newborn) 一种是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或Hypoxic/iscbemic damage—HID)   是由于新生儿窒息,引起脑血供和气体交换障碍所致的一种全脑性损伤。 临床与病理:主要表现为脑水肿,脑缺血可同时合并脑出血,晚期主要为脑软化、脑萎缩。临床常见表现为皮肤粘膜青紫或苍白,呼吸异常,反射减弱或消失,痉挛性双侧瘫等。   CT表现:可准确反映HIE的病理变化。   1 脑水肿 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片状或广泛性密度 减低,灰、白质分界模糊或消失。脑干、小 脑受累较轻,而呈相对高密度。   2 脑缺血 在早产儿如足月新生儿分布有所区别。 早产儿则多由于脑室周围血管梗塞,引 起脑白质的缺血、软化、坏死,最后形成囊 变。 早产儿缺血常见于侧脑室周围白质区; 呈斑片状低密度灶,可多发,两侧可不对称, 尾状核等深部核团常受累; 足月儿常引起脑水肿的变化或伴皮层 梗塞,常见于皮质和皮质下区。有些病例 短期内可见钙斑(缺血软化区内)。   3 脑软化\脑萎缩 表现为受累区域低密度灶,局部脑沟增 宽,相对应处侧脑室扩大且轮廓不整等脑 萎缩改变。 分级:   Ⅰ级:脑室周围额、顶、枕部散在低密度区。   Ⅱ级:延及基底神经节和胼胝体周围的白质。   Ⅲ级:广泛分布于脑实质内。   Ⅳ级:引起脑室缩小或消失。 对低密度区的评价大致有三: A 早产儿的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