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高空塔吊拆除工程施工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① 施工机具 吊装用的主要机具把杆由立杆和动杆组成。动杆截面600mm×500mm,每节5m;立杆截面500mm×500mm,每节5m。可以组合成15m×20m或20m×25m,每节由20支M18的高强螺栓连接。升降系统采用2台5t慢动卷扬机,变幅系统采用1台3t慢动卷扬机,旋转系统采用2台1t卷扬机。主把杆分别由8条缆风绳固定,每条缆风绳由两个8t双滑轮组分上下,由中13.5钢丝绳连接(4绳装置)。当拔杆动杆20m时,起吊角度为450,起重能力12t;拔杆动杆25m时,起吊角度为450.使用双绳吊卸,起重能力12t(包括吊钩及吊绳重量)。 案例 * ② 施工准备 拔杆设在十字梁交汇处,此处以下加设两层钢管支顶以分散荷载;由于拆卸部件需放置在机房楼面,机房楼面以下亦加设两层支顶。在十字梁交汇处、拔杆座lm×lm对开lm周边处,在楼面梁的两边开口,用钢丝绳穿过梁固定拔杆座。使用小20钢丝绳穿过拔杆座固定耳孔与楼面孔绕过楼面板底梁底三圈固定,每个方向固定点最大拉力15t。 案例 * ③ 试吊 拔杆在1#位试吊14t,吊幅13.5m,将配重逐件吊卸到59层楼面的相应位置。首先试吊1件F配重3.23t,然后试吊2件F配重6.46t,再试吊2件F配重、l件E配重1.87t和l件B配重2.5t共10.83t,最后试吊3件F配重、1件E配重和2件B配重共重14.06t。 拔杆在2#位试吊8.33t,吊幅16m,动杆与水平夹角490,将配重逐件吊卸到地面的预定位置。首先试吊l件F配重3.23t,然后试吊2件F配重646t,最后试吊2件F配重和l件E配重l.87t共8.33t。 案例 * ④ 拆卸施工 A、利用现有塔吊组装拔杆,各卷扬机就位,固定、组装好拔杆,检查各部位是否可靠、牢固、完好。 B 、塔吊旋转至前臂向南,吊重物平衡后自降。从臂底266m降至臂底253m,此时臂底至楼面高度是3.2m。 C 、利用拔杆动杆将平衡臂向西北方向吊卸平衡重,并放置楼面,按40m臂长留一件平衡重。 D 、将前臂向东北方向用拔杆吊卸到楼面解体。 E 、安装双绳导索,导索采用12.5钢丝绳,长度300m,从59层北面女儿墙引至地面,下端滑轮连接在地锚或3t重物上。吊物与导索之间用一条连接绳连接,可沿导索上下滑移,防止吊物与塔楼碰撞。 F 、拔杆在l#位置完成拆卸解体后,将部件最重的转盘、平衡臂由东向北方向吊下到59层楼面放置后,拔杆重新组合为20m×25m,位置移到2#位,固封好拔杆座后,把楼面的塔吊部件吊卸到地面。 G 、将整台塔吊拆卸、放置地面的工作完成后,拆除大拔杆重新组装小拔杆。将大拔杆的材料吊至地面。然后拆除小拔杆,利用高速电梯将小拔杆放回地面运走,整个拆卸工作完成。 案例 * 三、超高层建筑塔吊拆除工程技术选择 对于一般塔式起重机,按说明书拆除即可。超高层塔吊拆除难点在于内爬式塔吊起重臂的高空拆除。现有技术中,拆卸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 (1)在建筑物顶安装小塔式起重机,拆卸大塔式起重机,再安装更小的塔式起重机,拆卸前面专门安装的小塔式起重机。该方法在工程中应用广泛,施工技术较为成熟,但成本高,工期长,同时由于建筑物顶部的情况较复杂,有时不具备安装小塔式起重机的条件,使该方法的使用受到限制。 * (2)搭设脚手架或钢塔拆卸起重臂需要大量的钢管在拆卸前运上建筑物顶部,拆卸完成后运下,成本较高、工期长;有时建筑物顶部的标高差较大,脚手架须搭设的高度较高,且无附着,同时,其搭设位置往往在建筑物顶部平面的边缘,存在较大危险性;由于脚手架须承受较大载荷,因此对脚手架的搭设要求较高。在塔吊下降高度受限时,多用此方法进行塔吊起重臂高空拆除。 * (3)采用非标准起重机(如桅杆起重机等)拆卸法成本较低,但由于起重臂的相当一部分超出了建筑物顶部平面,悬在数十米,甚至几百米的高空,设置安全设施较困难,在此种条件下进行起重臂的拆卸和吊装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随着拆卸过程,安装在起重臂上的小人字桅杆起重机需要后移,不仅施工人员可能摔下,人字桅杆有下落的危险,有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此方法需要充分利用已完建筑物的结构层固定塔身,增加塔吊的稳定性。 * (4)2008年11月10日,重庆大学崔碧海、刘薇申请专利《内爬式塔式起重机起重臂拆卸方法及拆卸装置》,专利号为200810233014.2。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爬式塔式起重机起重臂拆卸方法及拆卸装置,拆卸装置包括承重装置和起重装置;承重装置包括两根承重杆、至少两根沿纵向并列设置的支撑杆和拉索,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根承重杆固定连接使其并列设置并且间距固定;起重装置包括顶部连接的两个起重侧架;承重装置的承重部位长度大于待拆起重臂的标准节长。专利中声明该方法能够安全的完成对起重臂的拆卸,装置结构简单,

文档评论(0)

懒懒老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