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评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docxVIP

诗词评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盛唐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下面是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连江一作连天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   高楼送客,与友人依依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   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   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山楚地的山。   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有心若怀冰句,比喻心地纯洁。   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也是以玉壶冰比喻清白的操守。   唐人有时也以此比喻为官廉洁,如姚崇《冰壶诫》序云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高楼指芙蓉楼。   评析   这两首诗所记送别的时间和情景是倒叙。   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第二首写第一天晚上在芙蓉楼为友人饯行之事。   第一首写平明送客,临别托意。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江宁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   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   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   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   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   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   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   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