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docxVIP

诗词鉴赏: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咸淳四年进士。   入元,授承直郎,抚、建两路儒学提举。   有《江村遗稿》,今不传。   《全宋词》存词九首。   下面是   紫萸香慢·近重阳   宋代姚云文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   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   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   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   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译文   偏偏是临近重阳风雨越多,今日如此温暖明丽特别叫人爱惜。   试问秋花的芳香是否浓郁?我欲携同朋友走出西城游历。   我正自飘泊羁旅,满怀着无限愁绪,就怕登上荒台的高处,更是难以承受悲戚。   面对着酒宴,又将滤酒、插花的友人回忆,只是座席上已没有昔日的旧侣。   我感到悲楚凄清,微酒入肠浅醉又醒。   积郁的愁情,比诗篇抒写的更加沉重。   记得沿着楸树茂盛的大道乘马奔行,手持雕弓,施展百步穿杨的技能,这些往事休再论评。   重阳节朝廷传赐下一枝紫萸,有谁的梦魂曾到故国园陵?任凭着乌纱帽随风吹去,要让老天知道,斑白的华发已如此丛生,我感慨长歌呵涕泪交进。   注释   漉酒滤酒。   笮ó竹制盛箭器,引申为射击。   鉴赏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快到重阳佳节了,风雨偏多。   于是我分外珍惜今日的温暖晴朗。   不知秋香浓与不浓?还是待我和朋友出西城去游览一番再说吧。   首句交待了大致背景,时近重阳,阴雨连绵,难得遇上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故与友人结伴出城秋游。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   荒台指古徐州附近的戏马台,项羽曾在此练兵。   南朝时宋武帝刘裕北伐前曾于重阳日在此处大宴官兵。   句意即正满怀羁旅之愁,不忍登高临远,只怕更加伤情。   正自句隐含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南宋不思振作终至亡国的愤慨。   怕登高台,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国破家亡的伤痛。   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   只座上、已无老兵。   漉过滤。   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滤酒。   老兵指谢奕事。   据《晋书》载,奕尝逼桓温饮酒,温走避之。   奕遂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   此处应指当初和自己同生共死的战友。   句意是说面对美酒筵席,不禁追忆起了从前滤酒插花的友人,今天,座上已再无旧朋的身影了。   结句无限凄清,从文中的荒台、老兵可以想见,词人曾经参加过抗元战争,有过戎马生涯。   座上已无老兵,旧友或已亡故沙场或已风烛残年,已经不能和从前一样漉酒插花,指点江山了,想起这些,心中无限的感伤。   凄清。   浅醉还醒。   愁不肯、与诗平。   我感到无限凄清,借酒消愁,醉了还醒。   心中的忧愁太深了,尽管一个劲儿地作诗填词,但也无法抹平这份久久的积怨。   记长楸走马、雕弓繮柳,前事休评。   紫萸一枝传赐,梦谁道、汉家陵。   赐,梦谁道、汉家陵。   长楸古时道边种楸树,绵延很长,称长楸,此处化用曹植《名都篇》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繮柳繮,射箭,这里取百步穿杨之意。   紫萸即茱萸,古时的风俗,重阳节登高要插戴茱萸。   意即记得当初长楸走马,雕弓在手百步穿杨。   而今往事不堪回首,再也无从评说。   只记得每当重阳佳节,朝廷便传赐茱萸的情形。   如今,梦魂也难到故国园陵了。   词人回忆当初,感慨万千,于凄怆之中流露出愤激之情。   紫萸句暗示故国已亡。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   歌罢涕零。   乌纱此处用典《旧唐书舆服志》乌纱帽者,视朝及见宴宾客之服也。   此处用晋朝孟嘉登高落帽的故事。   束片,满是深沉的哀痛任秋风吹落乌纱帽,老天也知道,我已经白发苍苍、垂垂老矣,长歌一曲不禁泣涕飘零。   此词从重阳入笔,抒发了遗民不忘故国的忆旧情怀,语言平实,又不失跌宕起伏,整首词从出游始,于登高处终,章法浑成,意蕴丰厚,读来凄怆感人。   创作背景   这首《紫萸香慢》是作者在重阳节前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南宋灭亡之后。   当时作者在元朝任职。   【诗词鉴赏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