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中国古代建筑2课件备课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陵墓建筑; 帝王的坟墓称为陵寝、陵墓。在战国时,人们将高大的坟丘称为“陵”。所谓“寝”,是指皇陵上的宫殿建筑,它是由前朝后寝的宫殿建筑布局形式发展而来的。我国自黄帝起至清代止,兴建帝陵之风历代盛行,其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规制之繁令人叫绝。历代帝王不惜巨金,大兴土木,将陵墓地上、地下建造成规模宏大、精美豪华的建筑艺术品。; 这些陵墓是中国封建时代对灵魂信仰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一个时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和营造工艺水平,是中国丧葬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建筑典范。而且受所谓“风水”之说的影响,选址多在环境优美之处,将自然环境与建筑物、雕刻绘画与建筑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使陵墓建筑成为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类型,现大多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 陵:古代大的土岗叫陵。到了汉代,陵是专指皇帝的坟,成了皇帝坟墓的专称。 ; 后来凡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都泛称为墓。; 丘:土之高者叫丘。天坛的祭天坛叫圜丘。;林:圣贤的墓叫林。;一、陵墓形制   形制即封土形式,封土就是指墓上堆筑的土丘。在春秋前期及其以前,墓葬是没有坟丘的。春秋晚期才出现墓而封土为坟,孔子将其父母合葬时曾说:“古也墓而不坟。封之,崇四尺”。因为孔子是一个东奔西走的人,为了便于识别,于是就筑了四尺高的坟丘,目的是成为墓的标志。到了战国时,“封土为坟”的墓葬形式就普遍推行了,成了一种文化风俗,并成为定制。当时统治者的陵墓都有高大的封土堆。中国帝王陵墓的封土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 ;方上   是早期陵墓的封土形式,就是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而成,使之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锥体。因其上部好像是被截去顶部的方形平顶,故名“方上”。方上,在秦汉两代最为盛行。陕西秦始皇陵和汉代帝王陵墓均属此类。   ;秦始皇陵墓;以山为陵   即利用山峰作为陵墓坟头,这样既能体现帝王的浩大气魄,又可防止盗挖和水土流失,在唐代最为盛行。唐乾陵、昭陵,就是这种封土形式。;唐昭陵—以山为陵;唐乾陵;宝城宝顶   这是明、清时期所采用的一种封土形式。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儿墙,宛如一座小城,即“宝城”;高出的圆顶,称为“宝顶”。宝城上建有明楼,楼内立石碑,刻着皇帝的庙号、谥号。南京明孝陵、北京明十三陵和河北清东陵、西陵为其典型代表。   ;;二、陵园建筑    帝王陵墓前往往都有规模宏大、富丽豪华的建筑物,主要用于祭祀、装饰、保护陵墓,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 1.祭祀建筑区   主要建筑是祭殿,又称享殿、献殿,是供帝王祭祀之用。两旁是配殿、廊庑等。   ;祭祀建筑区;陵园建筑;明十三陵—神道;三、墓室结构 木椁墓室   从殷代开始一直到西汉时期,往往采用此种结构形式。早期为井干式结构,即用大木纵横交搭构成。到西汉时出现用大木枋密排构成的“黄肠题凑”形式,是木椁墓室发展的顶峰,即“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西汉帝王墓室就是木椁墓室。;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为天子葬制。所谓“黄肠”,是柏木黄心,即去皮后的柏木。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一圈墙,上面盖上顶板,就像一间房子似的。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士也可用题凑。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杂木等。但经天子特许,诸侯王和重臣死后也可用黄肠题凑,如汉霍光死,汉宣帝“赐给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黄肠——即柏木黄心;题凑——就是木头垒起一圈墙;三、墓室结构 砖筑墓室   是墓室结构的重要形式,分为空心砖砌筑和形砖砌筑两类。空心砖墓室始于战国末期,形砖墓室约始于西汉中期,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应用渐广。 石筑墓室   多采用拱券结构。西汉晚期出现石室墓室,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明清陵墓墓室全部采用高级石料砌筑的拱券,各室相互贯通,形成一个地下宫殿。明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是最为著名的地下宫殿。;明定陵地宫;秦始皇陵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于公元前246年至前208年营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据史载,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万个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约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的陵墓及大量地面建筑遗迹和陪葬物。;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

文档评论(0)

yuzongjuan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